第132次分享
最后一次督导课在不舍中结束,我又因学习中途退出,更感到遗憾。案例中的孩子让人心疼,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冲突。源于父母的严厉和控制,孩子形成的假性客体与自我冲突。表现的既过度自律,又让人担心。在摆脱父母控制时,往往会用力过猛,变成另一个极端。接纳抱持是走进他们的最好方法。
第133次分享
昨晚的焦点案例展示,收获很大。既感动于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又佩服于刘老师炉火纯青的技术。不断在澄清,澄清来访者的目标、在意之处。刘老师的问句上课时都讲过,我们都很熟悉,却不知道这些问句组合在一起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刘老师说,用奇迹问句时,不关注怎么做到,而是关注已经做到,也就是如是的状态。咨询中有一点我很好奇,刘老师没有探问来访者和丈夫的关系,而是一直用奇迹问句和成果问句澄清来访者最在意什么。当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最在意的是孩子时,刘老师向孩子借力,孩子会怎么评价您呢?这是不是说明你成功了?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成功,增长力量。这个过程很缓慢,刘老师说不能快,快了来访者会感到不舒服。当来访者有了力量之后,再领她往前走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