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你,社交媒体打造了我们

互联网媒体、纸媒、电视媒体等等,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媒体所包围,不论是微信、微博、Facebook、今日头条等等等等,各种新闻、阅读软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

每天,我们打开公众号,打开客户端,看着几个近乎固定的信息渠道。所有人似乎都知道你所知道的东西,每个人的输入几乎没有不同,好似每个人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

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文章、看到的评论几乎是一致的,事情的背后是什么?真想是什么?我们似乎好不关系,所见即所得,我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完全的了解各方关系,只能因为认同和相信。渐渐地,我们的认同被不断的加深——所信我所信。然而,真相、思考、判断?似乎并不重要。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说中国调查记者从业人数锐减57.5%,13亿人口,注册调查记者仅存175人。留白不说,可能才能更好的体会。

那么社交媒体如何打造了同质的你呢? 记忆。

所有的文字都不能直接影响你的想法和判断,但是可以给你描述情景,带入他人的感情,并进入你的记忆。人的大脑并不能区分幻想和事实,当你在大脑中幻想一件事情n遍之后,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就当真了。只是,现在新闻客户端基本由算法和不可抗力控制,你所看到的、我所看到的、Ta所看到的都由它们掌控者,慢慢的我们也就变成了同样的人,拥有同样的认知。

算法和不可抗力大大地强化了人们寻找事实、寻找依据来证实自己的认知,因为会不断的推送给你相关的、你认可的资讯,你不感兴趣的,你不赞同的,也就被系统默默的隐匿了。同时,因为近因效应,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那不正是你刷的推送么?当你对作者极大赞同的时候,看到源源不断的资讯证实你的判断的时候,你是否需要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看法呢?

当你认为越来越接近真相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这个真相只是为你准备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其实很简单。”我倚在窗边,欣赏着树叶回归泥土的旅程,享受着风在窗外肆无忌惮地呼啸,手中拿着一杯温度刚好的咖啡...
    Cheryl_卿橙阅读 2,732评论 0 0
  • 书名:《人间词话 精读》附录 页码:534――542 感想:“意识形态实为经济、技术之根基,以落后的意识形态追求先...
    独上兰舟张迷阅读 981评论 0 0
  • 《卜算子》/词林十一部 月冷众星稀, 桂泣群山静。 泪眼朦胧看夜空, 玉兔悲秋景。 心债总纠缠, 酒醉难清醒。 鬓...
    梅落香如故阅读 1,423评论 5 7
  • 四方实验小区公园的早上
    C_ea41阅读 1,1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