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有意思的新闻:日本在增设女性专用车厢将近20年后,如今不少日本女性开始对专用车厢大感不满。
致使这些女性不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人觉得女性专用车厢因为都是女性的缘故,导致车厢内香水味太重。
再者当周围只有女性的时候,很多女性反而会产生很重的嫉妒心,容易引起争斗。
有个年轻的女孩对着镜头吐槽:没有了男性,更多的女人反而会在这个很拥挤的车厢内争夺空间,自己很讨厌这个“妇女家园”。
女性车厢设立的初衷是为了防范电车痴汉、给女性一个更优渥的出行条件。但从设立之初到现在,女性专用车厢的争议一直存在。
争议之处无非在于,女性专用车厢究竟是对女性的偏爱,还是对女性的歧视?
就拿实行女性专用车厢近20年的日本来说,看似是在为女性谋福利,是一种男女平等的象征。
但就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发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153个国家中,日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排行第121名,不断地在创造男女不平等的“新纪录”。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平等”其实更适宜在精神层面上来实现。
若把“平等”物质化,强行实施一些措施来实现平等,这其实反而变成了“歧视”。
02
这几年,广州、深圳也相继开通了女性车厢,倡导女性优先,关爱女性,礼让女性。
但就我每次观察来看,这些女性车厢大都挤满了男性,普通车厢什么模样,女性车厢就还是什么模样。
可能就是为了针对这些不自觉的男性,深圳2019年再次出台草案,把“女性优先车厢”变为了“女性专用车厢”,新规表明:“可劝离其他男性乘客。”
草案越来越完善,只是,这样的特殊礼让真的有必要吗?
我同意设立老、幼、病、残车厢,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
而反对设立女性专用车厢,难道女性是弱势群体吗?
从客观事实上,男女生而不平等,女性的弱势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女性体力普遍弱于男性,在混乱无序的地铁高峰期,必然没有男性更容易挤上地铁。
又比如女性在拥挤的车厢内遭遇“咸猪手”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男性遭遇性骚扰的概率,也要吃亏的多。
但这不代表就要以“防骚扰”的名义来把男性和女性进行人为区分。设立女性专用车厢的潜在含义是说男性都有咸猪手的可能?还是说女性被默认为弱者、受害者?
再者说来,我们以通行效率来看,女性真的能从专用车厢获得便利吗?
首先女性专用车厢尚未真正规范,其中不自觉的男性一大堆,目前实效性为零。
其次就算女性车厢被默认只有女性能进,但女性车厢一般被设立在地铁尾部。那里离楼梯,离电梯尚有一段距离,早高峰期间,要从人海中挤向女性车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效率来看,女性车厢不会让任何人获得更高的通行效率。
那么女性专用车厢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03
男女平等一直是社会中吵得比较凶的一个问题。
女人说我要拼命上班,我要带孩子,我要照顾家人,在职场、生活中还要遭受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女人真难。
男人说你放屁!
男女吃饭要男人付钱,购物要男人付钱,结婚前还要花光积蓄买房买车。花个几十万请了个“大小姐”回家,不工作、不做饭、不洗衣服,问其原因,曰:男女平等。
如何才能实现男女平等?想要男女平等的权力,那么双方都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上个月姐姐生了第二胎,要生了的前几个小时她还在工作打报表,挺着个大肚子,天天爬三楼上班。
早在第一胎的时候姐夫就让我劝姐姐辞职在家安心养胎,姐夫说他每月工资有个小两三万的,又不是养不起姐姐。
姐姐固执的说不一样,家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凭什么他一个人养家。
想要在家庭中拥有平等的地位,首先要想着分担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一向只想着抢夺家庭的主导权。
巧合的是我前同事也因为要生孩子而选择了辞职,其实她还没怀孕,但说是要提前几个月调养身体,就干脆辞职算了。
照她的说法:女人都要怀孕了还上班,累不累,辛不辛苦,女人要这么辛苦的话还要男人干嘛。
有时候挺矛盾的,又想着男女平等,又想要找一个男人把一切都托付给他。
借蔡康永的一句话:你把你的未来统统交给一个人,你说这是爱,还是懒?
04
不可否认的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依旧强势。
个人看来,我们要改变这一形式,尊重女性要远比帮助女性重要的多。
《智识分子》一书中说道:歧视的根本驱动力是一种自利的目的。
如歧视女性的根源或许是因为一部分男性认为女性不能对自己有所帮助而歧视。所以遏制歧视的最有效办法莫过于自强不息。
让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是获得尊重的不二途径。
就女性专用车厢而言,去损害男性的便利来“弥补”女性的便利,这只能加深男性对女性的不满。
我们要追求平等,不应该只一味地要去消弭两性之间的差异,而应该在承认男女差异的基础上,给予女性足够的尊重。
我不赞同女性专用车厢的存在,尊重不应该是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