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个新媒体运营的公司实习,公司很小,只有十一二个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拍摄短视频和抖音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增加网红的粉丝数量。在我还没有进入公司之前,公司已经先后培养了两个网红,一个粉丝几万,一个粉丝一百三十多万,老板因此沾沾自喜,想必也因为这个项目谋取了不少的利息。
以前我还没有接触过网红的时候,觉得他们都不是普通人,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以及一些特殊的地方。在那之前的我把网红想得过于完美。
一直到我进入这个公司,我和网红的距离越来越近,我由一开始对网红的欣赏有加,突然就变成了一种失望。
我不是排挤网红,而是了解了网红的世界以后,我发现一切都不是屏幕上的样子,所有的一切,都是背后团队的操作,而我当时就属于网红背后团队的一人,每天看着网红用“虚假”行为,在网络上侃侃而谈,得到粉丝的点赞和打赏。
在公司这段时间我了解到了网红这个行业背后的一些东西,也许各行各业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东西,而我接触的网红行业让我对许多网红失去了兴趣。
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出差,公司接了政府的一个教育宣传片的活,我以为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将教育宣传片做好,我们的主题是宣传教育。在为公司盈利的同时作出好的教育宣传作品,达到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达到社会效益。
公司领导传达的重点也是宣传教育,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无意间听见老板接了一个电话,顿时我才明白我还是见识太少,想法简单。这次教育宣传片的目的不在于宣传教育活动,而是想要通过拍摄宣传片的方式去扩大网红的知名度。
以网红为主要人物,写一个虚假到感动人的故事,让所有人都知道网红本身属于贫困山里的孩子,带着自己的乡愁回到家乡,看着家乡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下成长。
讲述网红本身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看到山里的那些孩子,就如同看到网红本身,而今天的网红已经大学毕业,事业有成,歌颂是教育的功德。
而我一直未能真正的理解这个宣传片的侧重点在哪儿,网红的回忆?网红的过去?网红的现在?
看着当地教育局对这件事情如此的在意,他们真的以为,是为了宣传教育为主,而我因为知道真相,内心一直不安。
两个网红当中有一个,一直以汉服为特色,以宣传汉文化为目的拍摄短视频,收获了几万的粉丝。后来团队中的某个人出了一个主意,让穿汉服的网红假装老师拍个短视频,用支教作为文案,发到抖音应该会火。因为之前支教过,我对利用支教这个事情很在意。
这个主意一出,团队也就不再重视教育宣传片的事情了,就直接给网红拍摄短视频,他们利用学校利用课堂利用观众对孩子的关心,以支教为噱头,为了自己的目的,做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果不其然,第二天抖音上一个视频火了,点赞一两天上了百万。一个穿着汉服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就好像网红真的在给他们讲书本知识。
其实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不过是因为初次见到一个穿着汉服的大哥哥出现在他们的课堂上而已。
那个视频火了以后,有不少的文章都在赞扬穿着汉服的帅气老师是90后众多老师中的一股清流。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视频里的网红老师手里拿着粉色的粉笔,黑板上的板书却是白色,黑板上的内容是数学题,学生面前放着的是数学书。
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已经暴露了问题的存在,而那些无脑跟风的营销号为了热点,写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来蛊惑众听。
网红因为这个视频瞬间涨粉到了三十几万,公司老板看到这个事情,决定每个星期让网红都去那个学校拍视频上传,树立他是支教老师的人设。
而粉丝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个让他们称赞的网红老师因为某种原因,在中学时就已经辍学,而他就是想要通过教师的人设达到公司盈利的目的。
网红老师拍摄支教短视频确实增加了人们对于山里留守儿童的在意,但因为拍摄的目的不纯,并未起到真正的社会效益,只不过是增加了大众对网红的关注度,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谁还会在意支教的事情,只是认识一个穿着汉服的老师而已,加深了网红在大众眼中的印象而已。
于我而言,假的就是假的,看着网红享受着粉丝的夸赞,时不时的发个朋友圈,“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
看着他的朋友圈,我忍不住鄙夷,我还记得那些山里孩子想要接近他,他嫌弃孩子身上有味道的样子,要那些孩子不要找他过来找我玩,看着他们一张张小脸,我心中五味杂陈。
而我看着孩子们满心雀跃,心中忍不住心疼,不过好在他们不知道被人嫌弃,一直开心快乐就好。
大学的时候参加过支教,我想说我们大学里去支教的学生,从未嫌弃过留守的孩子,我们真心待他们,呵护他们的梦想,大学里去支教的学生,不过是想要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留守的孩子。
普通人支教的目的和某些网红视频支教的目的性质完全不同,有些东西,不可以被玷污。
这仅仅是我了解网红行业的一个小小的事件,网红背后还有更多让人信以为真的事情,其实都藏着骗人的秘密。
最后,我离开了那个公司,而“网红”到底是褒是贬,并不会有一个衡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