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7月3日,冉先森在群里发消息说,远君邀我们一起自驾青藏线。淼刚从西安回来,就等我们放假,看完行程安排后,淼自然是高兴,我俩手头上的事,在启程前,赶赶也是可以的。
但还是牵挂娘的身体,胳膊骨折刚打上石膏,又长了带状疱疹,虽然都得等时间愈合,只是辛苦我那从来未曾下厨的老爸。不知道他那拳头大的拌汤技术娘是不是还嫌弃?面条麻花饼干馒头等应急食品,娘不太好的牙齿胃口能否吃的消……
其实我们一行人当中没有几个是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里全身而退的。
我们先是赶到安康北服务区和先行前来的马哥嫂子汇合。马哥夫妇二人,算是这行人里说走就走那一类型——据说是小可一个电话,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充分准备,就开着车赶来了,结果还跑到小可的前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绊,放下,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放空自己,带上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风景,永远在路上
7月10日,从都兰出发,到花海草原各种嗨,格桑花开得正旺。中午从都兰出发,途径诺木洪——柴达木盆地唯一的绿洲,农场的黑枸杞第一茬已经采过,第二茬正是采摘季。车到黑枸杞采摘园附近,见到的枸杞苗竟然没有路过的壮。队长提议我们去贝壳梁,说是很小的一个景点,但可以看得见时间的脚印。我们的车队在茂密的胡杨林荫里前行,阳光斑驳中,让人想起沙漠胡杨的苍劲,这里的胡杨,是道路的护卫者,挺拔而俊秀,两边的枝叶相互照应,是绿树应有的活泼泼的样子。
穿过一段胡杨林,车子右拐,进入一段戈壁滩,两边生长着不少红柳,沙棘等荒漠固有的植物。越往前走,白色越多,头车停下来,说是贝壳梁到了。
【百度】贝壳梁,位于都兰县诺木洪乡东南方向的一片荒漠地带。贝壳梁不高,是大漠人诗意的夸张。东西走向,宽约70米,长约2公里左右。大约铜钱,小约拇指,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层层叠叠,千姿百态。这里原本是一片碧水浩淼的古海,尔今,古海退去,陆地隆起。贝壳梁是古海的遗踪,也是沧海桑田的最好见证。是研究青藏高原地质演变的有力证据,具有较高的地学旅游价值。
贝壳梁上的死去的贝壳很多,四五岁小孩子可以轻松跨过的小水沟里,有寸许长的小鱼触手可及。梁不高,几步就可以跨上去,只是风很大,可以把人刮走,我们一行人稍事逗留,拍了合影,带上几大块带着盐碱的贝壳,继续前行。
下午七点多到达格尔木,自由活动,各自补充保暖衣物,饮食,药品等,格尔木的太阳,八点还很灿烂。
三、前方,风景与风险同在
7月11日早七点,集结时又有一辆Jeep渝D2V861加入,目测是一对年轻夫妻,看微信貌似是摄影总监,哈,这一路上好多摄影师啊,俺们只负责摆拍就好啦~
进藏检查站查验身份证时,就出现一点小插曲,有一个没有带身份证的,等着老家发证明;还有我们随车的两架无人机,说是不能带进去的,大家又都开始各种想办法,刚哥开车过来说,后面的各种检查还有十几道呢,额~~~
12点,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昆仑山口,海拔4768米。儿童团中年龄最小的一墨,之前在共和有高原反应的诗雨,年龄稍大一点的马哥都状态良好。拍照之后,大家在车上用完午餐,开始过五道梁,朝坨坨河进发。
国道109建在冻土层上,冻土融化程度不一,路面就成了不规则的波浪形,车子在上面行驶,极像是快艇在湖面上飞驰,偶尔有坑的话,就实实在在地被“坑”一回。
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海拔高度基本上都在4500以上,路的两旁,有各式大小不一的湖,偶尔也能见到三三两两的藏羚羊,过了藏羚羊保护站后,路上的车开始多了起来,走走堵堵,到五道梁加油站,双向拥堵,直接瘫痪了,这时候开始有人提议在路边旅馆住下,可道路一通,大家又开始兴奋的朝前赶路,也是,前方,永远都是充满诱惑的。
可诱惑永远也会和风险并存,好景真的不长,不断地了解路况,都和眼前的现状一个样——堵!而且越朝坨坨河方向,堵的越厉害。当堵到第二轮的时候,我们后面的三个车上,很多人都开始比较强烈的高原反应。大概在离便桥还不到三公里的时候,已经没有手机信号了,我们看返程的路是畅通的,便决定返程,就算到不了格尔木,五道梁加油站那里也能补充一点给养,至少可以不用住车上——白天已经好几次看见雪花了,还有一次是冰雹,阳光晒得人身上疼,可空气依然有寒意,不敢想,我们这一队要在车上过夜会怎么样。
返回五道梁加油站,已经晚上十点了。这里双向堵的严严实实的。我们只好步行找到小旅馆住下,小旅馆的名字倒蛮高大上,叫天路商务宾馆。其实就是在国道边用板房搭建的一院房子,隔着好几间房子都能听得见声音,共用一个洗漱间,一个吊坑式公厕,房子里开着暖气,倒也还暖和。
第二天起床后,看到车子上结了冰,才知道我们选择在这海拔4500的小旅馆里住一个晚上多明智。前面的两个车也在凌晨返回,不少高反严重的队友也都得到了缓解,大家稍事休整,把之前所有美好的期待清零,带着对西藏的向往和很多不舍准备返程。
我们身前身后的路,依然拥堵着,不知道从五道梁到格尔木这近三百公里的路,还有多少未知,在等着我们。
可能,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四、未竟的旅行,未能完成的游记……
7月12日,我们的“高原堵车二日游”(小邓命名)第二天行程开启。
刚离开五道梁加油站不久,就已经汇入茫茫车流当中,绕道从戈壁滩上走了一段,眼见一个车陷进去了,我们只好把车停下,等着返程的路能通畅一些。
不知道是心情的缘故,还是别的,只要海拔降到4500以下,哪怕是下降一百多米,我就感觉舒服多了。车继续堵着,我们就在茫茫戈壁滩上溜达,闲逛。那些低矮的草尽管开着一样的花,但还是相距甚远,兀自装点着那一方土地。
我拍了几张照片,应该还在旧手机里,后来了解了一下,原来都是高原特有的物种。其实这两段是我再次翻手机时补上去的。
那次,虽然没有未能成行,没有到达预订的目的地,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所谓旅行,就是在路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