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5.9.5)
新学期第一周教师例会,由我代表校长室做会议总结。结合开学工作,从“势”与“事”两个方面与大家一起盘点。
事情:后续必做于细
开学平稳,是良好的开端。而良好的开端才是成功的一半。另外一半还取决于日常工作。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所以,后续工作能否必做于细关系到成功的完整获得。
那么,我们能否做于细呢?以下结合开学几天以来的一些工作举例说明。
上下午大课间:本学年全域推行“2·15行动计划”,每天一节体育或者体锻。已进课表,如何保证课程安排的实效?除体育课要保证效率以外,更对每天上下午大课间的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给予了更多期望。开学以来,体育组结合实际重新优化各个年级进退场路线,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调整大课间活动场地,将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室外大课间活动机会组织学生熟悉路线、场地,重温活动要求。每次室内大课间活动均组织体育老师分年级巡查并及时用用表格图文并茂在工作群内予以反馈。做到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反馈。在开学第一周给管理工作提供了实现闭环的典型示范。从体育团队对大课间的管理上,我们看到了必做于细的样子以及可能。
接下来,我们更多工作都要以做于细为目标。比如,作业设计。除了纸笔作业,还有很多形式可以采用。如何灵活机动?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调整。以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本单元是《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的认识与应用。特别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以获取直接经验,从形成感性认识过渡到能够学以致用。基于上述目标达成的需要,则需要多组织和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基于真实生活情境解决具体问题的任务,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积累活动经验,促进量感形成。作业设计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结合内容特点,变化作业形式,提升练习效果。
再比如,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一个个班风正,学风良的班级共同构成学校发展的良好生态与美好图景。那么,新学期班级管理怎样进一步做细做实呢?从容易被忽略的小事说起。午餐配送的水果,在何处分发?在何处吃完?此前,在食堂发的有之,在教室发的有之,在教室吃的有之,边走边吃的有之。以一个局外人来看,显然都知道边走边吃不能保障安全,更不能体现素养,怎么办?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且辅之以班级检查。可在教室统一发,固定时段统一吃。特殊情况,可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从班级管理上,杜绝边走边吃的现象。这与学业水平无关,与活动成绩无关,但是与素养形成有关。做老师,做管理,当谨记并且恪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此外,还有放学管理,备课管理等等。
学校的高质量藏在学生的好素养里。而学生的好素养系于日常中,系于细节里。所以,后续我们还需必做于细,并且久久为功。
---2025年9月5日写于桂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