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个家庭的钱的用途分成了四份:要花的钱、保命的钱、生钱的钱、保本升值的钱
第一部分钱用来作为短期消费,平时吃饭逛街买衣服看电影,偶尔出去旅行一次,钱都从这里出.
第二部分钱应该用来买保险,作为家庭的保护伞~
剩下的钱可以用来投资,一部分追求稳定可持续的收益,而另外一部分资金可以用来买股票这种高风险资产,追求高收益.
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要花的钱,一般为家庭或者个人3-6个月的生活费,放在活期储蓄的银行卡、能够随取所用的货币基金中.
1.银行卡一定要放一点,不能全都放到货币基金里。
2.准备金也要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来准备。比如你在家吃住,靠近父母,其实完全不必要准备6个月的准备金
这个账户保障我们的短期开销,应急金、梦想基金(比如投资自己学习),短期内用到的钱等等,都应该从这个账户中支出。
这个账户每一个小伙伴肯定有的,但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而没有钱准备其他账户
所以大家在消费的时候要分清必要、需要和想要。合理分配欲望,消费要控制在“必要”和“需要”之间,从而更好的分配好自己的资金,节省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养鹅”了
你实在搞不清你的需求和欲望,就用我们那个简单粗暴的灵魂三问,大家还记得吗?
1:这个不买会死吗?
2:以后买会死吗?
3:买个便宜的会死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那么这个就是属于欲望消费
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不过一旦你开始控制,你会形成习惯,渐渐地你会发现,赚钱可比花钱有意思得多!
第二个账户是杠杆账户
也就是保命的钱,为的是以小博大,专门解决突发的大额开销
这个账户保障突发大额开销,一定要专款专用,保障在家庭成员出现意外的情况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
这个账户主要是保险,因为只有保险才能以小搏大,平时不占用太多钱,用时又有大笔的钱,所以保险很重要!
这个账户平时看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只有它才能保障我们不会为了急用钱到处借钱,不会在疾病或者意外发生的时候,让家庭一夜返贫
了解懂得保险的基础知识,会辨别保险的坑,就能够用更少的钱为自己的家庭配置更合适的保险!
第二个账户的要点就是:意外重疾保障,专款专用,解决家庭突发的大开支
有了保险,咱们就可以甩开膀子投投投了~
第三个账户:投资收益账户,也就是生钱的钱.
这个账户的钱,为我们创造收益,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
创造高收益,往往是通过我们的智慧和知识,用我们最擅长的方式为家庭赚钱,包括我们的投资的股票、基金等
这个账户关键在于合理的占比,不要借钱炒股!要赚得起也要亏得起,无论盈亏对我们的资产不能有致命性的打击,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抉择
当然也不能没有这个账户,我们不能不投资,因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说起来是老生常谈,同学们都能倒背如流,但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能不能够落实在行动上,可是两码事情。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班班都建议大家系统、扎实地掌握里理财的基本理念,再开始理财。我们小白营告诉了大家,想要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首先我们要盘点自己的理财资产,盘点理财资产之后,根据4个账户去划分,不断地让4个账户的钱鼓起来,我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才能稳健。
回顾强调完了,我们再俩讲一讲股票如何选择进场时间?
其实,不论是基金、股票都要选择好入场的时机
这里的入场时机指的是我们进入股票市场挑选出股票进行购买的时机,也是我们买卖股票的第一步。
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我们直接进去选好股票不就完了
为啥还要判断入场时机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过去的15年也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15年,虽然你买一线城市可能会赚的更多,但是只要你买了房子,你一定就赚到钱了。
所以决定你投资收益的首先是大势,大势踩对了,我们再来考虑赚多赚少的差异。
因此,分析市场环境,把握入市的时机,是股票投资的第一步。
那我们一个普通小老百姓怎么知道大势在哪儿呢?
一个指数,两个指标
这里就要给大家介绍1个指数,2个指标
沪深300指数,它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300只大盘股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
PE、PB就是两个我们常用的科学指标。
PE的中文意思是市盈率,是P除以E,即股票每股的价格除以每股的净利润。
比如PE=10,相当于你用10块钱买一个今年赚1块钱的公司。
PB代表了市净率,是每股的价格除以每股的净资产。
比如PB是0.5,相当于你只花了0.5元就买到公司的1块钱净资产。
总的来说,PE、PB这些指标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感受股票的相对价值
同样的道理,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我们感受整体大盘指数的相对位置,从而判断此刻是否是进场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