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三尺讲台上十几个春秋,可以说我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在这十几年的相伴中,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缺少爱就会失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的是两眼清澈、童心无限的小不点们,我们没有理由不献出百分之百的爱心和耐心。纵然工作琐碎繁杂,纵然孩子们偶尔会做得不够完美,我无奈过,烦恼过,但静下心来会理解他们,原谅他们,仔细寻找原因,用“爱”字改变他们,一切都会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多,几乎每个班都存在家庭离异的现象。由于没有父母的保护,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更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在我的班上就有一个瘦小的女孩叫美佳,平时下课几乎不出去和同学们玩,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发呆,甚至老师提问她都不吭声。最初,我以为美佳是生理上的原因,因为我曾经教过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后来,我渐渐发现,她是一个思维正常健康的孩子,因而,她的避而不语更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查找原因迫在眉睫。
首先,我先从美佳自身出发,我试着找她单独谈话,其间美佳目光总是躲躲闪闪,表情也很不自然,对我所问的问题不理不睬,偶尔看我一眼就是和我交流了。虽然谈话没有达到我最初的目的,但是这一次交流并不是没有收获的,通过她的表情和反应我断定这个孩子并不是拒绝表达,而是缺少勇气,缺少爱的鼓励。于是我找到每天接送孩子的奶奶,向她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原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在她的记忆里妈妈只是一个称呼而已。父亲的再婚,继母的再孕,使她唯一可以依赖的爸爸也渐渐的属于了新生的小弟弟。她的教育生活问题也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年迈的奶奶身上。在与老人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所有隔代抚养存在的问题,她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溺爱,缺少心灵的引领以及爱的表达,有时还有打骂现象,甚至把对孩子母亲的怨恨发泄在孩子身上。听到这里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一个幼小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她的内心是怎样承受这一切的?她不仅失去了关爱,还要间接的承受怨恨,她那么小是怎么面对这一切的,她心灵上的伤害如何才能弥补呢?作为她的班主任我既心疼又自责,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自己必须为孩子做点什么,否则寝食难安。
那天过后,我关注孩子的目光多了,对孩子的微笑多了,总是各种理由接近她。我经常利用下课时间,主动找她聊天。刚开始,孩子还是低着头,不吭声,我不急不燥,哪怕得不到回应,我坚持自言自语,我坚信她听进去了。渐渐地,孩子竟然会抬起头来听我说话,会简单地回应我,从她的表情变化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信心。同时,我也在班上鼓励其他孩子,主动和她玩耍,并偷偷成立了“爱心小分队”默默地帮助她树立信心、给她适时的帮助。用我们的爱去暖一颗心,努力弥补她所失去的关爱。
我深知,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替代不了美佳最应该得到的父母之爱,所以,我主动联系了孩子的爸爸,沟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给美佳爸爸提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得到他的配合,实现家校合作。同时,我也考虑到父亲本性的粗糙性格,我又联系了美佳的继母,并且了解到她作为继母的种种顾虑,担心管教孩子的尺度难以把握,怕被老人误解。经过我的劝说,美佳的继母终于肯尝试承担这份教育的责任。很欣慰,从那以后,我经常看到了校园外她接送孩子的身影。更让我开心的是美佳的脸上有了甜美的笑容。取得了继母的支持后,我主动扮演起保驾护航人,及时反映小美佳的在校表现,仔细询问在家状态,能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和沟通,认真协调着她们家庭成员间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问题。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认真付出,总会得到收获。现在,美佳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课堂上,经常看到她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自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操场上,总是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俨然一个快乐的小鸟。当我把美佳的作文《我有一个好“妈妈”》在班级作为范文朗读时,我看到了美佳湿润的眼睛,虽然是眼泪,但我知道那眼泪中充满着幸福和感激。这个学期开家长会时,我特意安排美佳的继母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她通过自身的感受给所有家长做了一个榜样,也得到了美佳深情的拥抱。美佳现在的幸福生活告诉我们爱可以融化一切怨恨,爱可以拯救一切残忍。
爱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爱是大地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关爱、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正如巴特所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每一位学生交谈,那么,我们定能在平凡琐碎中体味到特有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