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持续原创分享第1026天,2021年1月27日
前天晚上,我将儿子送到学校,返回城区已是晚上7:40。想到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直接驱车到了单位。
加班过程中,收到一朋友的微信,问我在干什么?我当时没有及时回复。原因有三:第一,如果我如实告知在加班,朋友可能会不相信。 第二,如果朋友知道我在加班,会对我的这个做法进行否定,认为没有必要。第三,朋友还有可能会给我讲一大堆道理,诸如要提高工作效能,要充分发挥身边人的积极性,等等等等。
想到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后怕。因为如果这样,我就很难去解释,我在加班本身就比较辛苦的情况下,会觉得内心更没有力量,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能,工作的这么多年,自己心里是非常清楚的,也一直在这么做,只是我的实际情况是工作太多太杂,并不是没有想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因为毕竟自己的工作自己是最清楚的,只是现在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加上内部分工问题,手头的工作量确实是太多,不加加班很难完成。这个实际情况于朋友那里可能真的不太清楚。
我心里非常明白,朋友是非常关心我的,不管是他对我说些什么,他的本意都是非常好的,这一点我心里很清楚也很感激。可在那时那刻,我可能更多地的需要的是理解、支持和接纳。这个时候其实只需要一句你辛苦了,或者你太不容易了。或许这样的一句话对我的力量会更大一些。
而以我与这位朋友的互动经验来看,如果我说出真话,可能得不到我想要的。因此我采取了暂时不回应的自我保护措施。
我经常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迁移到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我自己的这份切身感受带入到孩子的身上去体会当孩子的感受。
当下,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真话呢?我在这件事情中切身感受以及我的内心需求,或多或少地给出了一些回答。
其实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真话。是因为孩子有经验:如果我说了真话,结果会怎样?孩子一切都会预料到。能预料到好结果,孩子才会说。如果孩子脑子里想到的结果一定是不好的,一定是否定、讲道理、批评,出于自我保护的人性本能,一定不会跟家长说真话。说到这个点儿,其实真的不能怪孩子。他是在自我保护。因为说了真话,有可能会带给他伤害,与其如此,不如不讲会对自己更好。
因此,我们的关心和爱如何表达,才能让对方感受到是关心和爱呢?如果我们的关心和爱传递出去让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甚至需要他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来应对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就需要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需要调整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