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1日,本是四川凉山“3.30森林大火”30位遇难英雄一周年祭。令人痛心不已的是时隔一年后,在几乎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我们看到最不愿看到的消息。四川凉山州西昌突发森林火灾,19位扑火英雄遇难。
三四月,本是草长莺飞,春雨绵绵的季节,江南华南地区阴雨频繁,从南向北逐渐进入汛期,那么,为何地处西南地区的凉山却是林火频发?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主要和气候、地形和植被三个要素有关
气候因素
在气候上,地处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南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当西风经过横断山脉后做下沉运动,增温减湿;同时,受地形阻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难以与暖湿气流交汇致雨,致使干季降水极少,冬春季节是凉山的的干旱时期,而今年凉山州地区的温度较历史期偏高,且降水较历史同期少,一定程度上为林火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条件。
地形因素
在地形上,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界于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势落差大,是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地带,年日照时数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受地形影响,当湿润气流翻越山脉后,在其背风坡做下沉运动,形成焚风,气流随高度降低而升温。风是大火的助燃器,大风不仅会增长火势,还会扩大火灾区域,焚风更是如此。横断山区河谷多为南北走向,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常翻越山脉,在背风坡的河谷下沉从而形成焚风,火借风势,愈演愈烈。
植被条件
有了先天的气候地形条件,林火的爆发也和植被有一定的关联。凉山州地区地形崎岖,河谷幽深,光照充足,森林覆盖面积广泛。凉山州地区主要的森林植被是云南松,是常绿乔木的一种,这种植物松节油含量高,燃点低,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遇到火星就可能被点燃。虽为常绿植物,四季也有落叶,长期堆积后,如遇打雷,也会成为火灾的一大诱因。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森林面积广泛,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大火不仅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威胁生命安全。在这次的火灾中,扑救过程中遇山火风向突变,共有19位救火英雄遇难。
据统计,在历年发生的林火中,95%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引起的,临近清明时节,还希望大家能文明祭扫。草木可以重生,生命不可重来,我们要的不是英雄,而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