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情很好或者很坏的时候,喜欢唱歌。
这几天反复听一首《感官先生》,歌手刘凤瑶唱的。
很喜欢一首歌的时候,我会单曲循环,还会学唱。
但是学唱这首歌,颇有点费力,练了很多次我还是没唱好,最大的问题是在节奏上,卡不准。
刚开始听,纯粹是享受地听,后来就变成认真揣摩歌手的语气和节奏,模仿他去唱。
练了有十几次,发现自己慢慢能够跟上鼓点节奏,比第一次唱好很多。我以为差不多了,就又完整录唱了一遍。
可唱完之后再回听,还是觉得不够流畅,不够,好听。
于是又开始卡着节奏听、模仿,不断看歌手的MTV,这个周末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首歌上面了。
下午的时候,发现嗓子唱得有点干哑,就休息了一会。回听了自己最新一次的录唱,依然不得其律,我想着要放弃了。
正要关掉唱歌软件时,发现有“原唱歌手教唱”字样出现在屏幕上方,我忙点击视频,看看原唱怎么指导。
看了两遍后,我终于知道自己唱不好的原因了。
一是气息不足和对歌词不熟悉的问题。这两个小点,让我在录唱过程中,不断有中断的情况出现,没有办法一气呵成把歌曲演绎完整。
第二个问题,就更专业一点,我唱得太平了,没有什么强弱起伏,听起来细节太不丰富,所以自己听了也没感觉。
针对问题,我在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又进行了尝试,歌词再背熟一点、模仿原唱的起伏唱法。
日更之前,我听着这歌,又录唱了一遍,最终呈现是这样的,算近两天比较满意的一个版本了。
当然,最终成品要跟很多高手比,还差得远。不过它算是我这两天的一个小小生活成就吧。
整个录唱过程,其实还是有一点感悟可以讲。
跟练习唱歌的过程一样,无论是生活还是专指个人成长,很多事情的成就有依赖于自身长久的练习、优秀模板的揣摩拆解,以及有意识的模仿。
当我们想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心中多少会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比如我唱这首歌,在唱歌软件的打分系统上达到5800分,算是一个SS等级的优秀分;比如写作,写到跟我的写作导师水清亦有鱼那样舒服、自然,故事中隐含道理不显得突兀,又可以变现,算到了比较厉害、让人羡慕的阶段;
尽管人人不同,但标准一定都有。
那么,想要达到跟“标准”一样的层次,就需要练习了,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必要的。
因为,要接近标准,我们需要亲身体验一切,自己唱歌、自己写作,你也可以将这看成是增加亲密度的过程。
如果不够亲密,那就不够熟悉,不熟悉而大谈接近“标准”甚至超越“标准”,是可笑的。
练习的过程中,对优秀模板(作品)的拆解,有时候是同步进行着的。
接近标准(优秀作品)之前,我们得知道它难在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那就需要拆解。
比如我学唱的那首歌,我是在听了几十遍的情况下,一遍遍的仔细听,加上演唱歌手的讲解,才知道歌曲在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怎么样让某一句副歌的真假音听起来更自然,如何通过强弱音的演绎让歌曲最终呈现时有更多细节和丰富性。
一步一步的揣摩之后,我们就知道怎么样更有针对性的练习,改掉自己之前做得不到位的部分。
这其实就跟写作人拆解爆文没什么区别。
我们拆解爆款文章不就这样吗,开头结尾、标题结构、文字表达、排版插图等等,每一个好的点,拆出来后我们就有了可对比的具体项,就知道自己的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了。
最后一点,我们对优秀作品的拆解,说到底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模仿。
今天我的写作导师给学员分享时,提到他自己早期写文章是靠“读、模仿,读、模仿,背,刻意学”。一直到三四个月后,他自己就已经找到方法了,而且,作品质量不会太低了。
他的分享中,其实就点出了模仿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提升质量,在模仿中找到自我风格。
我认为几乎所有的学习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
在不断的模仿下,我们其实是在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变得愈加熟练,甚至专业。
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用心地去解剖优秀作品的优势,有意识地调整我们的练习方向,去接近优秀作品的呈现度,就是我们变得专业的过程。
当我们在模仿中越来越熟悉时,变得跟“标准”一样标准,绝不是没有可能之事,甚至在趋于标准之中,我们还可能有意外之喜。
因为你会在摸索中,知道自己的模仿对象中,有哪些好,那又有哪些不好,或者你有哪一点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你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技巧,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模仿之后,自我风格的形成了。
看,以上就是我通过自己周末唱歌闹着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点感悟了。
那么,不嫌弃的话,听听我唱的那首歌,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当然,不那么好听,见谅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