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父爱是沉重的,也是纠结的。
老z就一个儿子,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上小学时,让孩子自己上下学,孩子坐公汽,他偷偷的跟在后面,怕孩子有任何闪失。一次两次,孩子没问题了,也就放手了。
老z离开家乡去创业,吃了很多苦,压力也很大。夫妻之间交流的很少,妻子对他也缺少理解,这样,转眼十多年过去,两人已经很难在一起生活了。
孩子出国留学归来,老爸精心的给他设计了成长的路线。在外打工一段时间,熟悉下管理,感觉时机成熟了,投资将近二百万让孩子去创业。
一切安排妥当,一条创业之路已经规划完毕。饭店顺利开业了,期待着门庭若市。怎奈,吃饭的人不多,这个项目也许不适合这个城市,一年后,以失败告终。
当父亲的心疼孩子,赔钱就赔了,怎么也得输个明白。于是,爷俩商量,得放手让孩子多经历风雨,给孩子时间,去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去磨练。
父子之间有代沟,正像所有的父子一样。父亲认为出去打工时间不重要,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学到了真本领再回来创业。孩子自己给自己两年的期限,然后再回来。
父亲认为,既然出去了,经济就得独立,可以给点补贴,但绝不能完全靠他。孩子却要租个独立的房间,这样生活更好。
孩子认为,父亲欠母亲的,应该给他妈多偿还。父亲认为,自己创业手头又投了新项目,真的需要贷款了,孩子怎么不理解。
父亲恨铁不成钢。父亲说,自己压力太大了,如果有一天身体不好了,孩子你能靠父亲过一辈子吗,能让父亲用拿钱吗。孩子总对父亲有依赖感,认为父亲有钱,没问题。
父亲是好父亲,孩子也是好孩子,就是频率不一样,纬度不一样。因为代沟,缺少沟通,而且情绪上有点对立。
父亲应该更加放手,孩子有依赖性,恰恰是父亲帮的太多了,钱也给的太多了。放他出去,有个一年半载,经过生活的磨砺,孩子就会更加体谅父亲。
孩子应该更加独立。走出去,体验社会,体验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许,经历的越多,他越会爱自己的爸爸。
不出五年,这对父子一定会很和谐,因为人品好,心地善良。现在的问题是,确实因为孩子创业项目的失败,心情都不好,思想上有点对立。
父爱不易,很沉重。每个父亲都有压力,也有苦楚。父亲需要理解,更需要关怀。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