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来后,从上到下,都比黛玉得人心,何况还有“金玉良缘”之说呢。
宝玉有玉,宝钗有金,黛玉姑娘心里能不乱吗?
前面说过了,宝玉主子的身份地位,无论他在意还是不在意,都是那样存在着。
再看宝玉来至梨香院薛姨妈处受到的待遇,“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
可见亲戚面前,也是格外的受宠。
估计贾环是无法受到这般待遇的吧?
后来贾环推滚热的蜡烛油烫宝玉的脸,固然是他本性不良,但也不乏这些外在因素的刺激。
家长们啊,都长点词性吧,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可千万要把一碗水端平啊!
老师们啊,忍着点吧,除非你是开一对一辅导班的,只要同时有几个学生在您的课堂上,您可不能歧视啊,后果是蛮严重的。
歧视和不公是万恶之源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源。
感慨完了,还是赶紧看看宝玉看望宝钗时的描写吧。
宝玉此行是因为宝钗“身上不好”专门来的,什么是“身上不好”?仔细看看就明白了,前面周瑞家的也和宝钗谈起了这个事情。
宝玉眼里的宝钗是这个样子的,“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官守拙”。
宝钗眼里的宝玉是酱紫的,“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看来彼此都有爱慕之心啊,当然这种爱慕并不是那种直接的、粗鲁的爱,而是一种欣赏,当然其中也隐藏了彼此的性的吸引。
好像西方某个国家有个叫佛洛伊德的研究过,在各种名目的男女关系下,即便冠以“蓝颜知己”、“好哥们”或者“男闺蜜”等称谓,性的吸引还是那个最大的动力。
当然吸引并不一定非得上床。
接着,薛宝钗要看那块玉了,来到贾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她还没看过这块玉呢。
原来是什么?
因为这玉向来是宝玉贴身戴着,晚上是压在枕头底下,所以很难有机会看到,大白天当着长辈或者黛玉等人,更是不便观赏。
何况宝钗为人做事多么稳重!
是不是有些人讽刺过宝钗是心机女?
根本不是,那是因为人家做事得体,无论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事实。
看玉之前,又插播了一下宝钗的着装,对男女屌丝们穿衣打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宝钗是个“品味”女,逼格不是一般的高啊
看看人家打扮的:第一点,头发保养的很好啊,“漆黑油光”;第二点,衣服“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虽说薛家走下坡落了,但想穿几件颜色衣裳,戴几件珠宝玉器装装逼,还是难不住的,可人家宝钗并没有时时穿得像个土豪,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有钱啊。
素颜也很美啊,“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所以,青春年少的小姑娘、小伙子们,没必要拼命的往脸上抹啊,早睡早起,健康饮食,扶正三观,认真生活,比什么美容产品都强啊。
还有,宝钗姑娘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啊,“罕言”“安分”,绝对是升职的良药啊。
So,如我等天涯屌丝们,在穿衣打扮、为人处事上向宝钗学学吧。
当然如果您是富二代、官二代,或者是逼格超强的大咖,那就当我没说吧。
人人都有颗八卦的心,《红楼梦》与以往作品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更愿意着眼于生活的琐碎,而不仅仅是执着于“高大上”的民族大义、世界争霸等的描述。
本人猜测,《红楼梦》刚面世的时候,也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吧。
尤其是在世界格局已经日趋稳定的当下,越小越细越是极致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偷窥”的欲望。
在世界大分工的背景下,各行各业越来越细,每个人都仅仅熟悉自己的工作,甚至是某个工作流程极小的一个环节。
正所谓“博士”并不“博”,反而是更加“专”于某一个细小环节的人,每个人都不得不偏于一隅,谁又不想窥探一下别人的生活呢?
除非你的好奇心已经彻底死亡。
所以,今后越是对某种生活的揭密,越是能够引起别人的兴趣。
生活本身已经如此无聊,如果再缺少一颗八卦之心,那么……
从这个层面来说,《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具有相当的意义。
继续看吧,先是矜持的宝钗也起了好奇之心,“成日家说你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看吧,连稳重如宝钗者都有窥探的欲望,这也就难怪天涯的“八卦娱乐”版块这么火了,嘿嘿。
各位“娱乐八卦”的tyer,哥哥对你们的行为深表理解。
这块玉在宝钗眼中是酱紫的,“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玉,五色花纹缠护”。
正面有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钗念了两遍引起了莺儿的八卦之心。
“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莺儿的话又勾起了宝玉的“三八”之态。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不想给他看,“你别信他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不八卦,勿宁死啊。
“宝玉笑央道:‘好姐姐,你怎么瞧了我的呢?”
项圈又叫“璎珞”,锁上正反两面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个情节也太cp了吧?怪不得有人说薛家母女就是奔着宝玉来的呢。
有人说薛姨妈是心机妈,薛宝钗是心机女,搞个金项圈,故意也刻上字,想嫁给贾宝玉这个“高富帅”。
好吧,如果你们非得这个说,那哥哥也只能表示无语了。
我倒是更愿意相信这是作者一个巧妙的安排,或者真的是生活中的无意和偶然,促成了必然。
还有,别光说宝钗,宝玉也怀着一颗不小的暧昧之心啊。
并不是宝钗上赶着好吗?
图样图森破!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从何处来的”。
这难道不是荷尔蒙的味道吗?
呵呵,不过宝玉和宝钗应该不知道什么是荷尔蒙吧?
爱一个人,先要爱上他或她的体味。
正所谓“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