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亦未寝

我们为什么喜欢《记承天寺夜游》?或许是因为我们太希望,人生能有张怀民这样一个朋友了。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闲人,才能有闲情。或者先让自己有一颗闲心,才能看见这清闲、悠闲之景。而最美好的是什么呢?是全天下不只有我一个闲人,还有你。就像上一节我们讲到的那首《点绛唇(闲倚胡床)》: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明月清风,咱俩一人一半。也因为有你的应和共鸣,这份快乐,就加倍了。我们以前读语文课本里的这篇短文,最早赏析的是良辰美景,是苏东坡行云流水、返璞归真的文笔,可是长大以后才发现,这篇文章里最珍贵的,是张怀民;是我们渴望这样的友谊,看到美好就想分享给你,并且不介意是否会打扰到你;是我们共同能欣赏这平凡景色中的浪漫;是踏着月色寻你而来,哪怕没有互诉衷肠,仅仅是静静地待着的松驰与信任。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愿意为九百多年前,这段朴素又神仙的友情,每年都过一个纪念日的原因吧。既然人生就是一场梦,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真相,是庄子,还是蝴蝶呢?所以,晴天、雾天,一切景色皆在须奥转换中,你怎么知道你看见的,是真实的场景,还是心中的想象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记得网上有一段关于苏东坡的故事很火,就是“怀民亦未寝”,这个故事出自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苏...
    醉梦清河阅读 3,942评论 0 11
  • 如果朋友也有“白月光”,那么,怀民应该就是我们朋友圈里的“白月光”。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小七娘娘阅读 1,079评论 0 5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
    晨曦载曜阅读 4,413评论 1 51
  • 海琴/文 初读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怀民,怀民,快起...
    大海飞浪阅读 2,972评论 0 6
  • 学习苏轼的《记承寺夜游》,读到“怀民亦未寝”一句,心里猛然一动,竟有种想流泪的感觉。这泪是为那个才华横溢、超凡脱俗...
    心依明月阅读 3,848评论 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