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亦未寝——《记承天寺夜游》

我记得网上有一段关于苏东坡的故事很火,就是“怀民亦未寝”,这个故事出自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读后感:

这篇文章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苏东坡贬官黄州四年之时。

我读这篇文章时,是怀着敬佩和羡慕之情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苏东坡落寞之时、兴之所至之时,能找到朋友相伴。

我们普通人都知道,“越长大越孤单”,人的一生总是在相遇和离别中度过的,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没有缘由。

苏东坡曾经辉煌过、风光过,高朋满座,往来酬和,但“乌台诗案”后一贬再贬,交心之人不知还剩几个?

但是苏东坡毕竟是苏东坡,虽有抑郁不快之时,但多数时候是旷达的。其人品才华尤为出众,总是少不了好友相伴的。

话虽如此,苏东坡寻张怀民夜游之时,心情大约也是不大舒畅的。不然也不会自嘲为“闲人”了。仕途不顺,遭遇贬谪,只能被迫当“闲人”,对于积极出仕的士大夫来说,总是不幸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