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到爆炸,工作依旧低迷。”“匆匆忙忙结束工作,去托儿所接孩子,之后又要做家务和育儿,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工作加上家务后,一整天忙得团团转,哪有功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已经筋疲力尽。”“总认为自己是悲剧的主角,这样下去真的可以吗?”吉田医生开始问自己。
这就是吉田医生下决心出国留学时的状态,但这也是她做出决定的理由,她觉得:越是没有时间,越是想做点什么的时候。
有多少人满意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随便问问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无力感的状态很普遍;我们不满意自己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职位和收入,不满意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我们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是,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太少,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做出决断需要的条件太复杂,逐渐地,我们发现:时间在犹豫中消耗,机会在踌躇中失去,不管自己多么想要改变,身心还在原地踏步,自己能改变的东西极少,且似乎没有多少作用,处于无力感的日子也似乎无尽无止。
信息化时代,只要有动力,我们很容易找到有效的学习资源,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熟悉一个行业或者专业,并掌握进入这个行业或者专业的基本知识,甚至有专业人士说,三个月就可以熟悉一个行业。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面临的情况却是:我们希望有所改变,却很难下定决心、很难制定计划去实施。
我们每天处于繁杂的事务中,学习上面对学习要求疲于应付,无法有效掌握需要的知识;工作上感觉疲惫无趣,感觉很难找到突破的入口;生活上也陷入忙乱无力状态。我们看得到希望,却很难激发自身的动力,我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却迟迟无法启动自身的发动机。我之所以感动于吉田医生,因为我也是处于这种无力状态,不同的是,我面对的无力感远不及吉田医生。我早上一般五点半醒来,但是却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稍一迟疑,就到了六点,我不得不开始准备早餐、唤醒妻女吃饭,然后是匆忙上班工作,直到晚上七点左右才到家,晚上大约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可以机动调整,但是往往看看书和杂志,浏览公号文章,收拾些家务,陪孩子读书等,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点左右。我想看书,想学习,想写作,想找一个突破的方向,但是觉得每个方向都有机会,但是每个方向都那么困难,我无从下手,东瞅瞅西看看,很难集中精力朝一个方向努力突破。
我感到自己没有时间、没有方向,看似机会很多,其实离自己都很远。
来看吉田医生怎么思考:
她突然对自己产生了疑问:“总认为自己是悲剧的主角,这样下去真的可以吗?”她无论如何也想从这样的状态中脱身,想要改变现状,她开始认真思考有没有改变的方法,她突然明白:“要学习,要上进,却把不利的原因都归咎于周围的环境,实际是在心里纵容这样的自己。”她觉得,“每天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又要育儿和做家务,完全没有自己的时时间……这样‘一筹莫展’的时候,实际上正是自己上一个人生台阶的机会”。
吉田医生决定学习了,她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了,而这是她在无力状态里创造人生辉煌的开始,她给启动了自己体内一直在沉睡的大功率发动机。
对于开始这样事情,思考的越多,产生的困难就越大,而且很多困难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是出于对打破“平衡”状态的不适,是缺乏走出“舒适区”的勇气。我决定,不管怎么说,自己要开始。
我要开始写作,我下定决心。我开始管理自己的时间。当我纠结于先做这还是先做那的时候,我就直接坐在电脑前,记录自己的想法,推进自己的思考,这就意味着开始了,这种感觉非常好:我现在面对的,已经不是开不开始、从哪里开始的问题,而是面对如何做的更好的问题。我先将碎片化的想法写下,然后一点点整理思路,重新构建逻辑布局,将写作活动朝前前推进。
记住吉田医生的话:“没有时间实际上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是开始自己想做事情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