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儿时的一句古诗在将来的某个场景中脱口而出,也没有由来,就是有感而发。
最好的诗句,也许不是当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去印证。
开篇解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其中怜光满三个字,在长达三四十年间,伴随作者走到了天涯海角。
怜,是心事细微得震动,像水上波光粼粼。张九龄用怜,或许是因为心事震动,忽然看到了生命的真相,看到了光,也看到了自己吧。
一整个夜晚都是月光,航向克里特岛的夜航,原来是为了注解张九龄的一句诗。小时候读过的一句诗,竟然一直储存着,是美的库存,可以在一生提领出来,享用不尽。
初升的月光,在海面上像一条路,平坦笔直宽阔,使你相信可以踩踏上去,一路走向那圆满。
这份圆满,不仅仅满足于人世间,在中元节,人们也会把圆满的记忆分享给逝者——在把阳间的记忆分享给阴间的逝者时,对他们的不舍也会逐渐放下吧。
对于大众:舍得是境界,舍不得是常态。近年流行的《断舍离》也在诉说着舍与得的故事。
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大江东去浪淘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此朴实无华的句子,却能深深的打动人心,成为千古佳句。无他,只是淳朴,直指人生真谛:没有绝对的圆满,懂得接受遗憾,也就是圆满的开始。
东坡的许多句子,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连不识字的老头老太,也能朗朗上口。创作亲近大众,就不仅是在字句词汇上雕琢磨牙,而是用最浅白平凡的文字贴近真实的生活,不做作,不矫情,这才能随岁月淘洗,越来越在民间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创作上在生活中,很多人喜好卖弄自己,画蛇添足,借以吸引大众目光。可能会成为一时的热点,但终究难逃大浪淘沙,留下的,始终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在通往经典的道路上,一卖弄就无法天真,一矫情就无法平淡。而没有什么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如此看来,在遣词造句上的舍,带来的回报是流芳百世的得。
下午在得到APP听老罗讲述了一个关于玻璃的故事。
玻璃其实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只是当时瓷器技术高超,而玻璃在当时不透明、有杂质、没有用武之地,故弃之。
与此同时,欧洲人通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并在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诺岛上集中研发,终于在12-13世纪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后,局面从此改写。
历史学家分析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20个科学实验,16个用到了玻璃。比如牛顿用棱镜对光做分析,巴斯德研究人工疫苗,中世纪以来各种实验室都充斥着玻璃器皿。
遥想当年,祖先们靠瓷器技术大把赚西方钱时,怎会想到与有着神奇潜力的玻璃,擦肩而过呢。
结合舍与得,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任何东西都有用,只是我们暂时没发现其用处而已。
2.任何优势的取得,都有点像负债。任何优势的取得,都隐含着一个你意识不到的劣势。
P.S.无意间想起动画片《虫师》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吞噬记忆的伤心故事。
女主丈夫抛弃妻子去往他乡组建新家庭。而妻子由于一种虫的影响导致对丈夫离开的记忆迟迟想不起来。最后在他乡偶遇丈夫,丢失的记忆扑面而来。什么也没说,带着儿子匆匆离开。
尽管知道了真相,选择遗忘,选择放下。但有趣的是,每次吃饭还会多备一双筷子,究其原因,她怎么也想不起来。
有些东西随时间的沉淀最终刻进血与肉,纵是虫也吞不掉,抹不去。
P.P.S.本书是蒋勋去各地旅游的所感所悟,而金刚经的内容提之甚少。所以冲着解读金刚经的朋友请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