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翻译引发得思考

  Taking the train, the two friends arrived in Berlin in late October 1922, and went directly to the address of Chou En-lai.

分析:

[if !supportLists]1、[endif]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它的遣词造句还是值得学习的。首先,将方式状语放在句首,英语都是将重要的放在前面,因而是想强调乘火车,翻译时也应强调出来。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句子略长,如果把状语放在主句中会不够简洁生动。

其次,有一个比较容易出错的常识问题,英文中先说地点然后是时间,具体时间顺序是日月年,但英国也有月日年的写法。

接下来,and后面的内容本来可以单独写一句,也就是They went directly to the address of Chou. 此处不分开使得行文更加流畅,做翻译练习时一般也是用and连接。

我译:

1922年10月末,两位友人乘火车到达柏林后,直奔周的府邸。

官方译:

他们两个人坐火车于一九二二年十月到达柏林,立即去周的住处。

分析:

一般记叙文中的年月还是用中文的,如果是数据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果文中有很多数字,则全文须保持统一。

根据中文表达习惯,我们一般先交代时间,但既然原文想强调taking the train,那么应该把“坐火车”的位置尽量提前,所以官方译得更准确。

官方译文没有“后”,这就表明二人去柏林的目的就是去周的住处,而非到了柏林后才决定去周,不过此处没有上文,错了倒也有情可原,但多想一下还是可以翻对的。

看起来“直奔”译得更加生动,但原文中directly强调立即做某事,而直奔得意思指心中别无其他杂念,一直向着某些事情或某个地点。或直接去做某些事情,中途不做其他与目标不相干的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翻译学习漫谈 无心剑(2005年6月)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翻译的概念、标准、方法,以及翻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并简要...
    无心剑阅读 2,384评论 4 20
  • 鲜艳的衣服裹着春天的脚步 不曾停歇,一路装扮季节的容颜 那外渗的香,冲破花瓣的铠甲 浸透在空气的皮肤里 隔着想念,...
    追风_defb书写人生阅读 188评论 2 7
  • 最近自己在每天看TED视频,然后记一些笔记,这个也就给我每天晚上的更新提供素材。今天看的视频是说,学习一门新语言的...
    淡墨非痕阅读 1,000评论 0 0
  • 几年前带一个法国人逛地坛,这个不那么著名的古代皇家祭祀之地平日里就是一个街头公园,里面跳舞、唱戏、扭秧歌、练太极,...
    黎黎花阅读 400评论 0 2
  •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张精致的“照骗”背后,都少不了我们去捣鼓各种软件PPP!!! 那今天的第一篇产品碎碎...
    方妮儿阅读 562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