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的时候,总会看到很多朋友分享类似《去接近一个正能量的人》或是《远离那些总是在抱怨的人》的励志文,这样的文字大多是去鼓励人们多认识一些豁达积极的人,警告人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
不知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观点片面且太过功利。诚然,人们理所应当的希望去认识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只是,倘若每个人都只想要去结交正能量的人,那么那些“缺乏正能量”的人就活该呆在角落里自生自灭吗?
最近经常看到某某天才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的新闻,对此我总是难免唏嘘难过。我在想,如果在这个人的情绪状态尚未到达抑郁症之前,只是有些低落失意时,假如有人愿意拉他一把,帮他走出阴霾,是否就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呢?
造物主可能并不是公平的。有些人出身自好环境,与生俱来就有好的头脑,一流的情商,超强的社交技能;而有的人性格孤僻,不善言辞或是不苟言笑,且没有那么强的悟性去释怀心中的不安与忧伤。于是前者成为人人愿意“捧之拥之”的正能量达人,而后者却被人诟病为负能量患者进而被人远离。
有人会说,这是他们“自作自受”,“作茧自缚”。
这样的说法实在是有失公允,要知道负能量的人不是不想要正能量,而是做不到正能量。事实上,他们极度渴望愉快的生活,与可爱的人交朋友。只是有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天性去感知美好的存在。就好像乐观的人看到下雨会期待美丽的彩虹,悲观的人却只会担心大雨淋湿了衣服。这无关好坏对错,就是人一种自然而然的秉性。只是现世的价值观导向更偏袒于那些拥有豁达天性的人而已。
读我文章的朋友大抵知道,我从前的个性并非如现在这般活跃积极。可以很明确的讲,就是你们口中的那种负能量患者。年少时我极其敏感,些许的不如意即会生成失落的情绪然后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有抑郁倾向。我常把忧色挂在脸上,悲戚溢于文辞间,素日形单影只独来独往,于是人们误会我是天生的不合群,大多数人选择疏离我,不愿意和我有任何的交流。其实并没有任何埋怨,我即可深刻的理解,人们都喜欢让自己开心的人,哪管得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为什么不开心?
话说回来为什么那时候我总是不开心呢,其实连我自己也很难解释清楚,或许就是上文所说的“天性使然”。因天性不够积极,内心总有羁绊,故难笑逐颜开,这是连自己都无能为力的事。唯一能够确定是,彼时我亦极度渴望融入一个友善欢乐的群体,结识些许令人振奋鼓舞的朋友。只是这种渴望并不足以控制我的身体去走向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人,卑微的心理总是不由自主的惶恐,如果被拒绝,如果被嫌弃,要该何去何从?
索性我的运气在于,在我不会主动迎接正能量的时光里,总能遇到一些个善良热忱的伙伴主动把温暖和阳光带给我。他们帮我梳理内心的纠结,耐心倾听我的困惑,苏醒我内心光亮的一面。
后来我成为现在的我,一个偶尔还会郁闷,但多数时候愿以乐观向上的人生姿态鼓励自己,鼓励其他人的正能量青年。
有时候我想,其实万物“能量守恒”,能量本身就该是有正有负,从一元论的角度讲,任何一面丧失,另一面都将不复存在。所以人们为何要如此抗拒它呢?
正能量的本质解说就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可人总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故消极情绪亦是人性之自然。某些被谓之“负能量的人”无非是消极一侧盖过了积极一侧,因此总体表现出“负”的一面。此时若是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过去,那么结果应会有所不同。
正能量作为一种精神是可以相互传播的,如同美德对人的教化。心里有光的人应该把它散发出来,并且不吝啬与人分享。
所以此时此刻,我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写下这样一篇文字,想要鼓励一心一意追逐正能量光环的你,
当有人向你倾诉不愉快的事情,愿你能够耐心倾听,给予适当的开导与鼓励;
当有人抱怨日子的苦闷压抑,愿你能用你的智慧指引她看待生活的另一钟角度;
当有人萎靡不振郁郁顾欢,愿你不计前嫌,伸出双手依然想要拥抱她。
愿你始终拥有正能量,愿你亦成为别人的小太阳,愿你尽其力量温暖别人,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