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沉沉的滚动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病房里来了一位刚做完阑尾手术的阿伯。一阵骚动后恢复了病房平静,传来压着嗓子的母子对话。母亲心痛儿子要儿子回去休息,儿子体谅妈妈要妈妈回去,最后天蒙蒙亮,母亲回家去,留下儿子照顾父亲,那天刚好是周末。
儿子累了,趴在父亲的床沿睡着了,微微打着鼾,一个机灵又站起来,摸摸父亲的脸。“估计还要一会儿才醒,你休息一下,我帮你看掛着的针水”,大哥不好意思的笑了。父亲醒来了,手挥舞着,大声地嚷嚷,儿子不停地安抚,大声地告诉父亲现在在医院,手术做完了,再辛苦一下下就好了。老人家似乎听懂了,安静下来不一会又开始嚷嚷,老人家耳背得厉害,儿子不停地安抚,不停地说都不能让他安定。这个时候母亲来了,估计在家她也睡不踏实,带着一些日常用品,提着盒饭小步跑来。只见她放下东西,贴在老人的耳边说着说着,老人家安定下来了,真像神奇的魔术师。
母亲心痛的看着儿子的胡渣,一边催促儿子把饭吃了。母亲提出和儿子倒班,儿子坚持让母亲回家,等周一才让母亲白天来照顾父亲。烦躁的老人家终于安定下来,阿姨抱歉地对我们笑笑。
第二天阿姨早早提着早餐来了,是馒头和白粥,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地吃阿姨开心地笑着,拿起脸盆毛巾,准备给阿伯擦擦。“再过几天你也可以吃馒头,忍忍啊!”阿姨不停地和阿伯说话,阿伯偶尔“嗯”的一声。
儿子上班去了,阿姨和我们聊开了。他们一家一直生活在新疆,所以南方的胃已经适应了北方的粮食,难怪她儿子吃盒饭总是觉得不好吃。阿伯是地质工作者,老家普宁,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援疆。阿姨老家兴宁,当年组织介绍对象,阿姨离开家乡来到新疆。各种不适应生活苦不堪言,一到冬天更是痛苦。大雪封路,那都去不了,吃惯了大米,对着杂面直犯晕,只好兑上水煮上一锅糊糊。化雪时,雪水经常倒灌,家里一片汪洋。当地的少数名族居民,给了她帮助,教她腌菜,蒸馍馍,烙饼。后来终于住上了楼房,“那简直就是太幸福了”。她说和少数民族的情意就像兄弟姐妹,她体会到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情意。
从最南到最北,这种跨度让她和老公特别想家。孩子长大后,女儿大学来到广州,然后在东莞安家。虽然不是回到他们的故乡,毕竟离得近了,但是和他们离得远了。女儿回广东,儿子毕业后在新疆工作。有了牵挂,思乡的情更强烈。儿子单位有了调整,居然可以选择来到揭阳,于是,儿子调到揭阳。阿姨和老公准备退休来揭阳,这里不是他们的故乡,但是离故乡更近了。儿子来到揭阳,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揭阳当时还比较落后守旧,排外严重,儿子到了这里吃了不少苦,他们来探儿子时后悔了自己的决定,但是儿子单位的一位同事从生活上,工作上给了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说到这里阿姨眼眶微微泛红。儿子结婚了,买房了,还给爸爸妈妈准备了一套房。阿伯退休后和阿姨一起来到揭阳。
阿伯和阿姨当初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是在岁月中建立起来的感情。阿姨离开阿伯,阿伯就会不安,阿伯对阿姨也不敢发脾气。阿姨开朗活泼,走着小碎步就像在跳舞,时不时哼起歌,对着阿伯不停地叨叨,阿伯嘿嘿地笑。一静一动,我想阿姨在阿伯的眼里应该还是当年那个小姑娘。看着这对老夫妻,整个病房都暖了。
爱情不是人生的唯一,人生为什么精彩,那是因为有各种感情的充满。有一天,我在妈妈小区见到正在散步的阿伯,和他打招呼,他有点蒙,跟在阿伯身后的阿姨小跑到阿伯身边给他解释,我突然发现阿姨就像阿伯的秘书。她挽着阿伯的手,说说笑笑,阿伯对着她呵呵,夕阳打在他们身上,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