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家兄妹五人,除小妹外,每家各有一个男孩,侄儿小宾目前排末位,前面有三个表哥。恰逢南宁成立六十周年大庆,学校放假两天加周末一共四天,小表哥与表弟又可以相聚,我便开启带娃模式。
不同城市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娃我都带过或长或短时间,总的来说,跟孩子们打成一片、陪玩得开心,那就好办。
孩子们天性聪慧但一般都不爱读书,搞鬼搞怪的功夫不学就会,表弟与大表哥二表哥合作创作的段子:
点指点兵点到谁谁就去当兵,当兵回来领奖金,领完奖金发神经,发完神经就是谁,肥婆跳舞得第一。
嫂子问侄儿晚上跟谁睡,侄儿头手一字一点左右摇晃,看得人头晕,让头一次见识的我偷笑不已。
还有另一个段子,是我跟侄儿打扑克开心之后,用手机录音整理出来(特意嘱咐我不要告诉他爹妈),当真有点恶心可是又搞笑:
李白乘舟去拉屎,
突然发现没带纸,
看见王伦在拉屎,
一把抢过餐巾纸。
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段子,是蛋蛋后的快乐,如同我们七零后的橡皮筋、手抄歌本、香烟卡片。每个时代都有各自鲜明的童年特征,没有谁好谁坏。
跟孩子们在一起,练就一颗孩童心,放下大人的是非对错标准,又气又搞笑又不能发脾气,当真是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