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凝视着黑暗,黑暗也凝视着你,这句话让人体味有一种孤独,你和黑暗一微一巨两个存在孤寂着,好像世界没有其它,如果你精神里经常出现这种场景,或者经常把其它场景幻化成这个样子,黑暗就是一种未知的意义,站在它面前的意义就是一种呈现感,这种呈现感因你而起,以你的视角形成了一个结构,对面是个巨大的黑暗。
这种强烈对比出来的结构感觉在你这里并不是黑暗的感觉,如果你的呈现也是黑暗,整个都是黑暗了,就没有这种黑暗和你的结构了,这个时候你再次沉浸这种感觉,你就会觉得这种辩识的路径,来自于你自身,你的那里有这份光亮呢?
整个空间充斥着黑暗,如同你步入地下室里的一个房间,没有开灯,你找找自己,伸出手来是看不到的,你和黑暗却在互动,黑暗将包裹着,没有一点缝隙,因为你感觉不出你和黑暗的边际,你的视觉完成不起作用,如果有那么一丝的微弱的光线透进来,你都能扑捉到你和黑暗的区分,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假若你所处的这个地下室有无限的空间,身处其中的你该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你的感觉只对你有那么一种状态,而且不是五官的全部,视觉完成没有意义,其它四个感官还好,黑暗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时的黑暗描述完全是你其它感官对你自己的进一步描述,你的触觉什么也碰不到,你只有自己触碰自己的肌体,来描述黑暗中的自己的状态,听觉也一样,你问什么呢,黑暗的意义在你面前的状态是种什么,你细思一番,黑暗是种遮蔽,是种融化,是种感觉的融化,你在其中只有那种想象中的存在,当然你的身体还在,但是你的那种想象,应该就是心灵吧,如果没有它,你的身体是个什么,你好好地想过没有呢?
我们平常描述没有心灵的肉体称作行尸走肉,你的心灵跳出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是个什么存在,必须有个第三者的视角来描述它的状态,这个时候,得到你的状态是第三者的感觉描述,你自己的肉体不具备视角的,过去它的物质状态都是你的心灵或者是第三者的心灵对它描述出来,身体对于你的意义是原本那个心灵寄托在你身体里,它的各种感觉的描述,你的肉体构成借胁于感觉的描述而具形化,有了质感。
这个时候我们假设,你和黑暗就这样凝视,你的心灵从你的肉体内跳了出来,你的心灵的描述是个什么样的,过去借胁于肉体的五官一下子没有了,心灵就触,听,闻的感觉不存在了,这个时候心灵的视角是什么,不是说我们还有一个第六感,第七感。我们是借助肉体器官和心灵共同完成的各种感觉任务,脱离肉体的心灵它怎么描述感觉呢,而且感觉是描述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种描述,感觉没有了,那种形质的感觉没有了,肉体和跳出肉体的心灵都没有了感觉的描述,没有感觉描述即是不存在,是虚无,没有了你的感觉的世界比黑暗还要孤独,黑暗本身就是一个感觉描述的结果,你凝视黒暗本身还是一个心灵感觉描述后的。如果没有那个肉体和心灵同体后的感觉的描述,一切均是虚无。
世界的本质是虚无,你的存在就很重要了,你的存在的状态本质上和世界一样同样是虚无,但是由于你的肉体和心灵的同体形成一种能力就是感觉的描述,才有了存在的幻像,肉体和心灵同体的那个感觉本源是最初的那个G点,也就是理念,感觉描述是描述理念的理性,理念的意义,这种理性以及意义就是存在,这一切的感觉描述是在黑暗中,当一丝光亮透进黑暗,那种感觉描述就进入空间,进入时间,就有了维度,存在就不是存在本身,存在就幻化了,成为现象,感觉描述出来的就是现象的世界。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描述本身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描述呢?当然是文字了,文字最早就是结绳记事,是符号,久而久之文字成为了工具,我们的感觉描述出来的是个文字的世界,符号的世界。
世界的存在呈现出来是两种意义,一种是文字的世界,也就是符号的世界,还有一种是个感觉的世界,因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本身的感觉特性,这种感觉特性本质上就是幻像,幻像久矣形成固化形成现象世界。
心灵和人的肉体同体后才能产生感觉的描述世界,这里强调的是心灵的主要作用,肉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心灵的一种赋予和心灵化学作用后形成了结果,所以心灵的主导力量形成的认知的较高过程称之为形而上,形而上的认知能力一般不会呈现出来,现象层面均是形而下的呈现,现象世界均如此,形而上的层面必须经过心灵的重新甄别,因为它已经归入知识深水区了,这里套用了一些高大上的词汇,想表达的未必是它们的意义。
总之黑暗和你都是精神意识里的抽象的东西,这种想象就是世界,黑暗世界里有了你的存在你的感觉描述,世界具象化了,在你出现之前,黑暗世界是不可描述的,这里有点我思故我在的感觉,还可以这样想象,当你站在黑暗世界里开始思考,这个世界从此有了意义,这不是有点创世纪的感觉了。这个你也就是哲学追溯的那个存在,也就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一性是什么?不知道,因为它不可描述,存在之前的状态,描述它的工具还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