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看完一本书叫做«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这位妈妈是日本的一位医务工作者,有四个孩子,在生完第四个孩子的时候申请去哈佛念书,并且成功的拿到学位。这本书写了她的一些心得。对于她的时间管理方法,我深有感触。
第一,她说,对心情的掌控是最重要的,有微笑就能持续努力。只要有绝对要达到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梦想的坚定的信念,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出来。
她写到,她也有发呆的时间,也有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但如果那能使明天获得活力,那就是有价值的一个时间。
这句话让我有感触,是因为,人总是会有痛苦,郁闷,感受到压力的时候,这些的时候自己产生的焦虑是最耗费精力的。而吉田穗波说,只要你认识到这些时间是也是使得自己产生微笑的时间,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当你转换观念,就不会去关注这个事情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压力感和焦虑感,当你认识到这个时间也能让你微笑的时候,心情转变了。当你能够微笑的时候,就能够产生持续努力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是保证自己不断向前的一个前提。
第二,她提到,开始做某事的时候,不要一直等着做了精心的准备以后,或者是掌握了某种程度的知识以后才去做。总而言之,开始做,不管怎样先投身到新的世界之中。即使失败了也只会增加失败的经验,不会减少什么。不论是想做的事情还是应该做的事情,你都一起做。即使是再微小的一步,先迈出一步,脚踏到踏板上不断的去蹬。中断的做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些都对我很有启发。因为我发现,自己会经常会觉得我想做一件事情,比如说我要写一篇文章,大概要花半个小时才能才能写完。但我一想到我根本就没有半个小时能够集中的坐下来去写,就会下意识的不去做了。
而吉田穗波这个观念,让我意识到,我没有必要那么完美,我没有必要一定要等到有大块的时间才开始写这篇文章。只要开始动笔了,哪怕我先写一句话,一个字,先写个提纲。我只要开始写,我都是在进步。
作为妈妈,她有四个孩子,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呢,经常被孩子的打扰,所以她的学习的时间总是中断的。但她告诉自己说没关系,我只要是做了一点,那么就是有进展的。我们把事情拆开一点一点的做,一点一点的进展,抓紧一切碎片时间做完。
第三,要专注的做事情,要注意如何充分利用开始做事情之前的时间。也就是说,比如要写文章的时候,在前后的时间可以开始去构思去规划,当你真正下笔的时候就会很快的写完。然后,要有一个积极的思考的习惯,经常的奖赏自己,方式包括随身携带一些激励自己的话语。那些话语和你一起行走,奔跑,思考,有那种随时在一起的感觉。并且要不断的去夸赞自己。
她说,考试中出现的错,是为了找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看到这些错题在不断的减少,明显看到进步,会更有动力去向前。
这一点,让我想到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的努力»。里面有提到,成功的人,非常善于从错误中去总结经验。她换工作后,用十一个月在新的公司成为了项目经理,那她怎么做到的呢,靠的是自己制造"犯错"的机会并从错误中学习。那么如何自己制造犯错的机会?比如,她是个咨询顾问,她会观察她的主管是怎样问企业问题,并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会怎么问?她的问题比我好在什么地方?如果下次,我要怎样改进。
用这种方式不断的去发现自己的错误,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去改进。那这一点为什么对我也有很大的意义呢?在考研究生的时候。我一开始模拟考的成绩很一般,比如说考一百分(满分150),并且我发现我做错的题,做两次,三次也会做错的。于是,我开始研究题目背后的逻辑,改进,一点一点的减少错题,最后成绩提上来了。
所以,当你认识到,考试中或者生活中出错就是为了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那么你就知道要去研究这个不懂的地方,然后去改进。
第四,她说没有人讨厌别人对自己说I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your talk,我想听您说。她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请求别人的帮助,包括请家政人员来帮助帮助自己,包括在哈佛求学的时候去向别人请教。这种请教不是那种,我很自卑,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懂,所以我来我来问你。而是,我请求您的帮助,我请您对我做一些指点。这样充分的信赖的对方,虚心寻求帮助,那别人也会愿意帮助你。
昨天正好听了拆书帮赵周老师«高效学习者的四个秘诀»,他提到的便签法,I是对书本的理解,A1是知识与我过去生活的关联,A2是我将来要怎样应用。读完这本书,我立即体会到了自己过往的经验如何与之关联,以及自己以后要怎样去应用。这几点就是我今天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后记:
总结四点:
1.把控心情,微笑
2.立即行动,哪怕中断了也是进步
3.从错误中学习经验
4.信赖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