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张骞通西域1

张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当时汉匈交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城有个国家叫大月氏,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于是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张赛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建元二年(前139)张赛由匈奴人堂邑父作向导,率领100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出发。他们朝行幕宿,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匈奴为笼络、软化张赛,让他在这里娶了妻子,并生了儿子,这样一扣就是十年。但这些并没有动摇张赛完成通西城使命的决心,带去的旌节一直留在身边。

一个月黑之夜,张赛一行趁匈奴不备,逃离匈奴。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大月氏。但是,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迁到阿姆河流域后,征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决定在此安居乐业,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时,月氏人还认为汉朝离自己太远,不能联合起来共击匈奴。张赛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番,第二年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的地区,改从南道返回。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闻(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进人羌人居住地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