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穷爸爸》—掌握自己财务未来的起点

关于金钱的认知,这本书有很多颠覆我们的观点,有时候不想承认,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当下的自己就是“穷人”,拥有的也是穷人思维。


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的泥潭中挣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金钱的认识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庭。大多数人都是从父母那儿了解钱是怎么回事的。


关于金钱,贫穷的父母能够教给孩子们什么呢?他们会说:“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好工作。”结果,这些孩子可能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同时也秉承了穷人的理财方式和思维习惯。这是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无法选择。


遗憾的是,学校也并没有开设有关“金钱”的课程。学校教育只专注于学术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理财技能的培训。所以众多医生、银行工作者、老师在学校时成绩优异,可还是要一辈子在财务问题上挣扎。


那如何解决这个窘迫的现状?实现未来的财务自由?

一、改变自己对金钱的认知。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爸爸来说,工作的稳定就是一切;而对于富爸爸来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


生活中大多数人努力工作只为获得一份安稳,关注的是短期内的薪酬。罗伯特建议人们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单纯地为了赚钱和安稳而工作,应当再找一份工作,并从中学习另一种技能。因为这个世界上满是才华横溢的穷人。但是如果花时间学习更多的技能,这样会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成功。


二、学习财务知识

大部分人缺失的就是财务教育。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职业上很成功但始终在为了钱而苦苦挣扎。他们可能已经学会了怎么挣钱,但却不知道怎么去管理。一个聪明的人,也可能是财务上的文盲。他们知道如何努力工作挣钱,却不知道如何让钱为他们努力工作。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钱,以及能够留住多久。


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负债,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负债就是资产。所以,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


书里给了很清晰的定义:资产是能把钱放进我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我口袋里取走的东西。可看似很简单,可是成年人却往往太过自负,不肯承认不懂其中的含义。


同时还要保证现金流,不要让自己进入“老鼠赛跑”式的生活——支出总是和收入持平,这样根本不可能去投资和改善,结果只能是负债比资产更多。


三、关注事业—富人关心的焦点是资产而其他人关心的是收入。

我们通常的职业和事业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很多人耗尽一生去关注别人的事业并使他人致富。这里并不是鼓励每个人创业要开一个公司,虽然有些人会这样。但“事业”的重点是资产项,不是收入项。


晋升或者一份更好的工作只是围绕着工资收入转。只有你把额外的收入用来购买可产生收入的资产,你才能真正感到财务安全。


比如把100元投入了资产项,就不要让它出来。你应该这么想:这100元进了你的资产项,它就成了你的雇员。关于钱,最妙的就是让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还能为你的子孙后代服务。


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穷人和中产阶级用他们的血汗钱和本应该留给子孙的遗产来购买奢侈品。


对成年人而言,把支出保持在低水平、减少借款并勤劳地工作会打下一个稳固的资产基础。


四、学会理财

我们的收入分为:劳动型、投资组合型收入、被动收入。变富有的关键是拥有尽快将劳动性收入转换成被动收入或投资组合收入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理财天赋,问题是,这种理财天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等待有人将它唤醒


要成为理财方面的“天才”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足够的勇气。可以试着去冒险,要勇敢,让你的才华把恐惧转变成力量和智慧——这是一个会吓到一些人的建议,因为当提到钱的时候很多人都变得谨慎。


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变化。提高你的财商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变化,而不是心存恐惧。你可以看到商机并且开始行动;相反,那些甘愿让恐惧把他们踢到局外的人,只能看到别人勇敢地前进。


作者罗伯特·清崎,在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候,就发现两位爸爸的不同观点,他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去甄别真正有益的观点,这些方法在漫长的岁月中被一个个证明。


看完这本书,让我们也有更多的选择,要勇于找到发现机会的方法或者改变局面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程度上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只要你选择这么做,运气已经准备好了,那么用行动开启属于自己的财富人生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