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悟、一体贯彻落实。
凝心聚力把握全会精神实质
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坚定信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既是战略方向,也是根本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好“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子。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之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增强投资驱动效能,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立足区位优势,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向南开放桥头堡。通过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大空间。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目标。全会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以建设“两个市”为载体、推进“两化一振兴”为抓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不断优化民生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社会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根本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底气。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统一思想凝聚奋进强大力量
思想统一是力量凝聚的前提,团结奋斗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把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强化理论武装、深化宣传引导、加强典型示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万众一心、奋勇前行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十五五”目标任务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