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听起来是非常专业的财经术语,似乎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其实,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这两个名词对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
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对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进行了安排部署。
起初对这个消息并不是特别关注,在单位的学习例会上,领导专门领学了会议精神,并要求大家谈谈学习感受。这才在网络上查阅了相关的文章和解读。
去年,中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接下来,怎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促进共同富裕。
而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都是围绕着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进行的。
初次分配,主要通过居民收入实现,多劳多得,注重效率。再分配则是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以社会福利等方式给公民提供保障。而三次分配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人捐款做慈善。可以理解为鼓励个人和社会组织通过慈善捐赠的形式,以扶贫、助学、救灾、济困、解危、安老等公益形式,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形成补充。
国家在“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上发力用意何在
1978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国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灭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现状,呈现着“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结构,20%的人掌握着80%的社会财富。下一步,如何实现建国百年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让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共同富裕”是必由之路。
这次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中央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和保障,合理调节高收入。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结构。而第三次分配被重视,则意味着公益行业将迎来全新的时代,对其定位和期待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如果中国的中等收入家庭成为了绝大多数,可想而知,中产阶级将成为社会最稳定的群体,那时的中国社会该是怎样的欣欣向荣,充满活力。想想都让人兴奋。
所以,小伙伴们,锻炼和保养好身体这个最大的资本,美好的生活还在后面呢。
国家已经在打造共同富裕“实验田”
中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央选择了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得浙江历史性的,与深圳、上海浦东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我们来看一看身处共同富裕示范区里的杭州是怎样谋划未来的生活的。近日,杭州发布了共同富裕“1+4”方案,目标瞄准2025年。方案中,将杭州分成“一核九星十个区域”,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文体等方面一网打尽,目的很简单,让大杭州所有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比如,5年内,每一个星城至少拥有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老百姓看病不用再大老远往一线城市跑了,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幸福。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共同富裕,想想都让人期待,让人心里美滋滋的。
简友们,努力奋斗吧,共同拥抱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