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书友,在今天的早读中,我们一起读到的是《银元时代生活史》的第九章和第十三章。
在前面的领读中,我们了解到陈存任幼年时生活维艰,这激发了他强烈的赚钱欲望,脑海中对"钱生钱"的理财见解也初有雏形。当然,这些大都得益于丁福保先生的传承。
在刚刚步入仕途时,陈存任便受教于丁福保先生,对钱财有了初步认知,也略微懂得了一些理财概念。在陈存任有了一定积蓄后,丁翁告知房产置业最为可靠,丁翁还说,买地皮作为置业,不必要自己大兴土木地兴建房屋,只要买下搁置几年,必然会涨价的。
陈存任听取了丁翁的建议,婚后出游归来,在丁翁的指导下,购置了一块地皮,最终定价5千2百块。果不其然,三年后有人前来认购这块地皮,请他转卖,陈存任再次请教丁翁,丁翁亦觉得可以出手,只有一点提示:出手后,如若地皮再有涨幅,也不必挂怀于心。
不出所料,之后地价果然上涨得很快,有一年直接涨到十万,此时陈存任心中也不以为然,铭记丁翁的教诲,置若罔闻。由此可见,丁翁不仅仅为青年人传达理财之法,更为青年人做好提前的心理疏导,令陈存任受益匪浅。
那块地皮,使陈存任净赚了2万多块钱,这令他对"以钱赚钱"更是深信不疑。跟随丁翁多年,也令他学习到不少人生经验和理财之道。
除了置业投资之外,丁翁还教导陈存任,理财需要有方案、有预案,各步骤、各环节均需要拟定好应对策略。这些都是书本上看不到的真知灼见。
对于这一点,陈存任算是心领神会并在之后为丁翁铺排方案中做到了融会贯通。一次,丁翁提出通过古钱设计一条生财之道的想法,几天时间,陈存任便把方案整合完毕。
首先,由陈存任代丁翁收购市面上的古钱币,然后转手到丁翁家中,由丁翁逐一甄别后再分门别类地排列起来;跟着用同样的方法到全国各地去搜罗古钱,将它们也同样分类归纳起来,成套封入礼盒,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珍藏纪念币。随后进入推销环节,将礼盒送到市面上的古玩店和古玩市场,明码标价售出,但每周固定出售数目有限,营造古钱币的稀缺性,反而吸引更多的买家争相抢购,获利丰厚。最后一步,便是将礼盒推销到国外的博物馆去,这样便推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陈存任的这一方案,令丁翁赞不绝口,更称颂他已经领悟到生财门道了。由此可见,陈存任本身也是理财的行家里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十分难得。这之后,他自己也多次投资、置业,所获利益颇为丰厚。
随着《康健报》的成功创办,诊所业务大有起色再加上投资置业的丰厚收益,陈存任在当时,可谓是达到了小康的优越生活水平。然而,人,总是有一个劣根性的,当看到别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那么但凡有一点沾亲带故,便也想来分一杯羹,于是借钱的人络绎不绝。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通过向别人出借钱财后,陈存任归纳出哪些借钱之道呢?
陈存任的诊所,大门终日敞开,人们随时都可出出进进。随着陈存任的发际,诊病的人逐渐减少,更多的是慕名而来借钱的穷困潦倒之人。开口的人少则五十元,多的竟要借到一百、二百元,有的写张借据,有的从借出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是收不回来的坏账了,搞得自己不胜其烦。
一日拜访李平书先生,受教于他对借钱独到的见解:
第一,借钱不贪图利息。不论谁来借钱,都不贪图高额的收益。不论对方开出多高的利息,都应该不为所动。毕竟,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借钱只是施以援手,不要把它当成投机的买卖,得不偿失。
第二,如何应付人情。碰到亲朋好友前来寻求救济,需要把"情分"与"本分"分割清楚。如若是出于情分借钱,那么便不要看作是"借"了,只当是帮助他人度过难关,不指望对方再做归还,这样自己也更释然,心理方面没有压力。
第三,有几类人不可开端。首先对于青年人不可以借钱给他。李先生说得好:借钱给他,就是害他。青年人作为国之栋梁,本应该拼搏奋斗,为祖国贡献力量、造福社会,而如若终日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般地企图依靠他人的钱财接济度日,实在不可取。
再有一种便是有不良嗜好的人(赌博或者吸食鸦片)这类人,钱总是借不完的,一而再再而三,没完没了。所以对于这类人,更是不可开端,从一开始就断了他的念想则更为干脆彻底,这样虽然对方口出恶语,但能避免日后源源不断的麻烦。
陈存任回想当初患病,起因虽是编撰书籍导致失眠,但实际则是借钱给人,金钱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烦扰,导致忧思郁结,心情不畅。这一次,听得李翁一席话,更是对借钱之道有了更深体悟。
其实,对于理财投资也好,借钱之道也罢,但凡涉及和钱财相关的事宜,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自己做选择。不要被人情牵绊,不要被口沫横飞的指责所纠缠,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评说都与我们自己无关,做好自己最重要。正如李翁所说,一切只要问心无愧,那便足矣!
好了,亲爱的书友们,我们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