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一场变故,离开小镇,外出谋生。
在一个旧屋子租了一层小小的阁楼,朝九晚五,打卡上班,周末却是闲的,其实恨不得也上班,因为可以让自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
楼下住了个老人,咳嗽得很厉害,听了忍不住害怕。
老人和别的上了年纪的人一样,爱搭话,见了,总问一句,吃了吗;或者,还没吃吗?我总是淡淡的答了。
那天,老人很开心的样子,拿了两个菜心要给我,我本想回绝了,看着他殷殷的脸,不忍心,接了,老人于是很高兴。老人说:今天我儿子搬新房子了。叙叙的,又说:菜是自己种的,卖不完。
老人搬进来之前,有人帮他收拾了这个旧屋子,搬了家具进来,电视,电饭煲,甚至自动洗衣机,我想,他的儿子应该认为这样是尽孝吧。
又一天,看老人和另外一个老人下棋,象棋。早上的太阳从窗户里斜进来,斑斑驳驳的照在两个古稀的人身上。
心里暖暖的,酸酸的。
哪天我老了,有这么一个地方,这么一个人,陪我下棋聊天么,也有这暖暖的太阳照在身上么?
想起爷爷,总是在自家屋前的板凳上,也是晒着太阳,打着迷糊。那时,有机会,我总是缩在在爷爷身边,摩梭着他粗糙的手,听他絮絮叨叨讲,不管讲什么,我都喜欢听。
想起爷爷,还好,一直是住在儿子身边的,走时,也是在自己亲人身边。
那年,去给爷爷上坟,心里隐隐的痛,因为有个心结,忍不住还是问了爷爷,会怪我么,因为爷爷还算喜欢他,他也对爷爷很好,村里人也都夸是个孝孙婿的。问了,爷爷说,不怪。泪就下来了,谢谢您,爷爷。
这是十年前的一篇随笔,无意中翻到,那些个日子,人间百味,皆尝了个遍。
在那段日子,度日如年,时间就好像运转的皮带,因为没有上油,沉重而缓慢得令人几欲发疯。
“煎熬”俩字,就是那会儿真正领会。
记得看过几句话,你不想看时,可以闭上眼睛;你不想听时,可以捂住耳朵;可是,如果你不想想时……
可以转移注意力,用尽一切办法,一开始最好是不用动脑子的那种。
我当年是靠看《天天向上》 和那个湖南台的《越策越开心》,电脑上看到的,连载,当年我的电脑还是台式的,经常卡壳。
每天晚上,看到发困,立马睡觉。
所以,我后来经常说,我的男神只有一个,那就是汪涵!当年全靠他,走出人生低谷。
再后来,总算可以写点文字了。
前几天,在简书上看到一段文字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会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的。”
幸好,从来没有因害怕而迷失,也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
幸好,都挺过来了。
最喜欢苏轼的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你若纯良,不必争抢,自有命运打赏。
此语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