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三个月一直在学网课,写作的,财经的,投资的,编程的,英语类的,自己投入了一些精力去学,包括是一边敷面膜一边学,或者是公车上听录音,等车排队时看文字版,说不累是假的。自己也是认认真真发现,线下实体课,包括一对一是对学生最有利的一种形式。这也是许许多多人质疑,科技那么发达,是不是以后机器人会取缔传统教师的工作,是不是慕课,网易公开课,还有一些北京团队创业的线上课程那么火,我们就可以模仿国外那样,或者是我们高中英语教科书罗列的那种,学生在家里用电脑和老师沟通。
可是就真的有学生(其实是绝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反反复复得演算推导过程,语文英语就是要老老实实得老师在文章中讲文言虚词实词,和在文段中讲语法,作业老师是要实际批改指出错处,英语发音就是要老师矫正(前提是老师没有口音)才行,机器就是识别不了一切不字正腔圆的读音,批改笔再好用也不如实体直接圈出哪怕一个逗号或者一个ln直接,而字迹潦草的也许机器根本无法识别。
下午听了节编程课,里面是有一些按键供学习者点击,只要学习者直接点击一个按键,老师或者说系统直接给反应秒回类似淘宝客服,如果你要特地提出针对性思考和问题,老师就会回答得慢一些。总体教学进程就会慢一些,但规定时间就是45分钟,也就是一到课程结束,根本不会出现公立学校里的老师拖堂到下节课上课,培训机构老师帮你义务讲多10几分钟,帮你搞懂为止。
我4月初在听一个很完整的财经课为期25天,里面的专业术语公式都是正儿八经也严谨的,哪怕我很认真听并且自认为自己代数相当不错,以前也有经济学和会计基础,但是就是感觉乱七八糟杂乱无章,那时还在朋友那儿兼职教英语,周五下午备课时我就会放这个回听课(每天晚上四个小时课程加答疑我跟着听太费时间),本来一直以来,学科交叉我都认为是一种放松。比如做数学题时听英文歌,写文言文时听粤语歌,就是属于白噪音,互不干涉的。但这个不行,备课我要花精力要认真备课,财经课要认真听,动不动就一堆公式弹出来让你算,让你去领悟,包括那时听的什么低价抄底高价卖出,老师是用了特别专业的术语去讲,但是我过后也只能用通俗的常识解释了。那时还要忙一些家事,每天疼得眼睛只能睁开一个去看,但是还是要坚持,谁知道哪天要把这些额外学的知识全部用上呢。
5月带我妈回广州时,下午抽空听了一节小维组织的公益财经课,那天老师就亲自讲,一节课就讲了25天的课的重点(非同一个机构),而且之前的疑难点我全部都在这节课补回来,她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看懂马上要涨的前一天的点,我当时听懂了,也做了笔记,现在……随着笔记本的遗失,我也……咳咳
但是以上种种例子就真的想说,马云的那句名言,实体教育是不会被线上教育所完全取代的,如果会,那天离全民基础教育低下,中国人像外国那样高中还在做现在小学做的方程题的悲剧也不远了。二是,眉毛胡子不能一把抓,找到兴趣点,深耕下去,几种思维是可以有的,行业要选好,职位要定好,态度要摆正。转行,跨界的斜杠青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