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读后评论,顺便浅谈下通俗历史读物

在当年明月凭借《明朝那些事儿》一炮而红之后,明史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像朱元璋立国,朱允炆削藩,朱棣靖难之役,不管熟不熟悉历史的人,都多多少少能说上来一些。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虽是武侠小说,却也使得元末明初的一些重要人物,像徐达、常遇春、陈友谅、韩林儿、彭莹玉等,变得耳熟能详。

同样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各种历史类通俗读物也成井喷之势。许多作者也都在模仿当年明月,试图以通俗幽默的语言,把历史呈现给普通的读者。

这当然有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历史的门槛降低了,可能许多从前不读历史的人,现在也会来读了。

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通俗类历史读物除了语言幽默风趣之外,通常作者的主观性会非常强,有些作者,还会通过一些文字技巧去拼命渲染这种主观性,使其容易被人记住。

这就难免误导一些读者。总会有少部分人,读了点历史通俗读物,就将其奉为经典,并以此为准绳,在网上怼天怼地怼空气。

所以,对于通俗历史读物,我一向秉持两个态度:

一、可以作为入门读物读,用以建立最朴素的兴趣。

兴趣,实在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就像小时候看了《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后来就会想要去读小说,再后来就会想去瞅瞅《三国志》。

因为总想知道,这个人物、那个人物,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虽然那个“到底”,也不一定真的就是“到底”。

包括我对很多段历史的兴趣,最初可能都是因为小说或者是影视剧作品而引发的。

总之一句话,通俗历史读物可以读,用以建立兴趣,了解个大概。

二、绝不可片面化,将其奉为金科玉律。学历史,需时刻谨记一句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好,说回这本《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整体来说,算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历史通俗读物,观点上不算偏激,相比我看过的某些特别啰里八嗦的历史通俗读物,语言上也还算可以。

作为明朝史第一卷,本书立足的,当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底层贫苦农民之家,在元末的天灾人祸中,家人几乎死绝,他无奈投身皇觉寺,以出家为名,不过是混口饭吃。

后来在儿时伙伴汤和的鼓动下投身反元起义,带领一批铁杆到南方开辟基业,在与南方另两位枭雄张士诚、陈友谅的争锋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之后又称帝,北伐,将蒙古人彻底驱赶到长城以北,在中原地区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这是朱元璋波澜壮阔、开基立业的前半生,主旋律是创业,看他从一个最底层的和尚,抑或说是乞丐,到至尊之皇帝位的逆袭,那自然是很燃的。

而到了后半部分,主旋律就是守业了,朝堂斗争,腥风血雨。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也常常被拿出来放在一起讨论,他们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们的出身都很低,当然朱元璋更低一些;他们都是通过农民起义而上位,并建立起了延续两三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以及,他们都在成功后心黑手辣地收拾掉了一批同他们一起开基立业的功臣。

虽然古代帝王中心黑手辣的不在少数,但这两位似乎格外突出,很容易被揪出来说事。

尤其是朱元璋,“明初四大案”,特别是著名的“胡蓝之狱”,使得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咋好。

本书的后半部分,也基本是以“明初四大案”,外加一个“南北榜案”作为叙述主线的。

不过作者在叙述“四大案”时,跳出了朱元璋“严苛”、“滥杀”的视角,注重挖掘他这样做背后的动机,以及这件事背后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官僚集团的问题和潜规则。

比方说“空印案”。

朱元璋在不经意中发现,地方官员到南京报账时,都会随身携带盖有印信的空白书册。于是就责问相关涉事官员,得到的解释是:

因为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而户部在审核各地财政报表时又非常严格,一定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稍有不合便作废重报。

那个年代通信、交通又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一来一回非常麻烦,所以官员们都习惯携带盖有印信的空白书册,等户部核查过详细数额之后,再填报具体数字。

得到这个解释,朱元璋没有善罢甘休,他立刻指示相关部门严查此案,于是又有一批携带空印的官员送到眼前。最终,数百涉案官员因此被杀,数万涉案人员因此被流放或判刑。

表面上看,官员们的解释似乎有理有据,很能让人理解,是朱元璋严苛、滥杀,小题大做,向官员们无情地挥下他的屠刀。

但是,“携带盖有印信的空白书册”,背后是什么?官员们肯定会借此机会,适当地侵蚀帝国赋税,然后与士绅等基层代表瓜分相关利益。

所以说到底,“空印案”很大程度上,就是官僚集团和皇权的博弈。

并且,作者还提出,朱元璋的策略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空印案”只查旧官僚,然后派人进六部顶替他们;“郭桓案”只查士绅,然后派人至地方顶替他们;翻“胡惟庸案”旧账,挖掉李善长等人,是清洗淮泗功臣集团的文官系统,然后用国子监出来的官员补位。

当然,我只是举例讲个大概,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读一下书。

总体来说,在读本书时,个人觉得后半部分更能吸引我一些,可能是因为前半部分的内容,确实是比较熟悉了。

而后半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属于那种说起来知道那么个事,但再多说两句,就说不清了,借这本书,算是了解了一些细节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18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58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88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0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49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5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9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44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0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