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是人们眼中的天才学霸。同一门功课,当班里均分九十的,他能考班100;均分80的时候,他也是一百;班均分四、五十的时候,他还是100。更可气的是,别人最多只有一两科100,他却科科都是100。
这就是人们眼中的学霸小希。
有一天,学校举办艺术节活动,小希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在大合唱里扮演一个配角。
表演前按部就班地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化妆,穿上租来的衣服……
一下午的表演下来,到还衣服的时候,全班同学都把衣服还完了,唯独小希急得满头大汗,一个劲儿地问那位租衣服的家长,“阿姨,明天还可以吗?今天恐怕不能换了。”“不行!明天还会多收一天费用的!”租衣服的家长回答他。
事实也是这样。表演用的衣服是租的,表演完节目之后,需要马上还给租衣店。但家长由于疏忽,忘记了提前和孩子们说这件事。小希就穿了租的衣服来上学,到表演完节目之后收衣服时,他没有办法上交,因为自己的裤子没有穿来。
小希一边被催着收裤子,一边换不下来,这可怎么办?小希着急得满头大汗。
他第一时间先问一位家长借了一个电话,给他的爸爸妈妈打电话。结果他的爸爸妈妈拒绝了,说:现在是上班时间,距离太远,赶不过去。这件事爸爸妈妈都不管。
家长就建议他:你去向同学借啊,看谁在宿舍住,住在宿舍的同学肯定有多余的裤子。
听了家长的话,小希赶忙跑到宿舍挨个借裤子,谁知小希长得人高马大,只借到一条比自己的小三个码的裤子,能够将就穿上,穿上同学的裤子,就像一条紧身裤。
这下终于把租的裤子还了,还的那一刻,脸上又露出了原本的自信:这条裤子比我的号小三个码!
小三个码的裤子穿在小希身上非常不和谐,但他却并不在意,还跑到操场上和同学去打乒乓球。
这就是一位学霸的日常。乍一看,看不出和普通学生有什么区别,但作为家长而言,或许能从他的身上,也能看到一些教育的影子。
首先,孩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自己遇到了困难,很多家长都难以保持淡定,一般都会不顾一切放下手中的工作,直奔儿子学校。但小希的爸爸妈妈完全是不管的姿态,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确实孩子自己解决的很好,如果家长真的来了,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反而剥夺了小希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
第二,小希碎片时间管理运用到了极致。
全班同学都穿着自己的裤子来上学,只有小希一人穿了租的裤子来上学。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当然,这是在他不知道当天就要换裤子的前提下这么做的。
仔细想,裤子换来换去得穿脱好几次,如果只穿一次的话,就省掉了好几次穿脱和更换的时间。
同样一件事情,小希简单化处理,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反映出小希一种日常思维模式,碎片时间管理应用到了极致!
第三,自信不由外在而来
在青春期的年纪,很多学校里面喜欢比名牌儿,动辄穿上千元的鞋穿在学校里比来比去,但小西似乎对穿什么并无所谓。他可以穿着租来表演的裤子去上学。租来用作表演的裤子,虽然看上去比较好看,但质量不怎么的,他也可以穿着比自己实际号码小三个号的校裤去打球,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他的自信完全流露在内在,不需要靠衣服来为自己挡驾。现在有一些人嫌自己不是双眼皮,脸大,甚至在脸上动刀子,整容。小希就可以做自己,一些不该注意到的问题好像在他心里连个影子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