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巍巍华夏,
文化灿烂,惟尊我大。
诗词歌赋,吟诵唱和,一诵而绝唱千古;
丹青丝竹,舞笔调韵,一赏而传播天下。
想我中华艺术,绚丽多彩,品类繁多,其胜数实难,
看我民族传统,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即等算赞夸。
试问中华文化功用几何?其答曰:一为审美二为教化;
再问教化审美形式多寡?告之曰:各尽其妙齐放百花。
艺术表现,形式多种;
国粹妙招,创新手法。
其中,以瘦为美,以瘦为佳,当是灵动自然,摩景状物,写人绘情之奇葩。
古代美人,“腰肢一把玉,只恐风吹折,人瘦偏能惊鸿;
宫中丽妃,“裙下金莲窄,袖中玉笋尖,体轻鶯雁也夸。
飞燕翩舞,西子泪洒。
飞燕翩舞掌上,霓裳羽动,君王为之倾倒;
西子泪洒西湖,捧心蹙眉,阖闾亡国被杀。
中国书法,传统绘画,更是以瘦为佳。
泼墨山水,意境最美“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梅兰竹菊,韵味全凭“枝叶孤高劲,尽'削繁枝花。
宋帝徽宗,书法“古瘦漓绷半无黑”,瘦金自成一体;
中国盆景,情境“立体诗词无声画”,瘦丑皱漏参差。
瘦是精髓,是凝炼,是简洁;
瘦是灵巧,是坦率,是高雅。
瘦,绝少肥腻赘累,臃肿浮夸;
瘦,更无娇柔造作,斑驳陈杂。
瘦入诗词其情可叹;瘦描景物其境最佳。
易安居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写的是情;
诗圣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骨瘦成,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画的是马。
大千世界,有天上必有地下;
百草园中,有绿叶必有红花。
物种繁衍有公有母;上帝造人亚当夏娃。
中国亚当,貌端体健顶天立地;
东方夏娃,明眸皓齿如玉似花。
有人身如杨柳,莲步轻移如羽着地;
有人体似金刚,玉柱擎天似豚顶瓜。
有瘦有肥,大小混搭。
赞瘦並非抑胖,说肥也有佳话。
膨脝鼓腹,脑满肠肥,固然令人厌烦;
珠圆玉润,擁容华贵,同样不失高雅。
只是,
胖不得为虚,虚胖乃是浮肿;
肥不能造假,假肥必然虚夸。
试想,
糖纺棉花,粘团团云朵朵,稍倾便会萎顿;
米炸爆膨,香喷喷白馥馥,入口随即成渣。
人为虚胖,吹牛浮夸,终为浮光掠影;
违心塗抹,大言欺世,不过流星西下。
瘦,瘦得精干;胖,胖得不假。其关键只有俩字:真实。真实,利人利己利国家。
说瘦道瘦,书瘦画瘦,颂瘦扬瘦,褒瘦爱瘦,何为与瘦情有独钟?盖因瘦乃风骨,瘦乃刚劲,瘦乃气质,瘦乃峭健;瘦乃实事求是,瘦乃真诚坦率。除此之外,别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