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早上起床收拾妥当后,翻看朋友圈,关于“腊八”节的图文那是相当的火热,可说是刷爆了整个朋友圈,还有不少朋友配图曰当“腊八”遇上大寒、“腊八”过后就是年。在“腊八”这天,我们会喝粥,预示着来年会事事周全、事事周到。
至于为什么说“腊八”过后就是年呢,其实我也不是很懂,只是觉得一年到头,都已经走过春夏秋冬,迎来了腊月,这在农历里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了,在这个月里,很多农村的家庭会选择杀猪宰羊,祭祀先祖神灵,洗晒衣服被褥,筹备所需物资,宴请亲朋好友,高高兴兴的等待着新年的到来。百度知道说,“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同时,“腊八”源自上古时代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习俗,由于其主旨与春节相通,时间又与春节临近,故而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说到年,我们总是内心会不自觉的一震,觉得真是件十分欣喜的事情。拿起手机,仔细翻看日历,耶,真的是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过年过年,就是一年来全家团圆的好日子,在这个盛大而浓重的中华传统节日里,到处都可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红火火的模样,像极了一片片红色的天地,美丽又暖心。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选择长途跋涉、拖家带口、行囊鼓鼓地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觉得这里才是自己永远的家,也是自己落叶归根的地方。所以,就算买不到坐票,哪怕只是站票,挤在拥堵的车厢里,站个几天几夜,也不能阻止回家的路。
回家是外出务工人员的选择,也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选择。在家里,有等待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儿子女儿,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通通焦急的电话,一句句贴心的嘱咐,让身在旅途的我们,变得更加的有力量,想要回家的愿望更加强烈,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放下这份等待团圆的微笑和拥抱。我也曾经外出打过工,明白哪里的钱都不好挣,处在工薪阶层,凡事都是艰苦奋斗得来的,谁都不想离家千里母担忧,但是为了生计为了孩子的学费,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已经撑不起整个家庭的开支了,不得不无奈的选择漂泊他乡,成了独在异乡为异客,对家对亲人的思念随着日子的远去越发的浓郁,回家过年就成了一份抹不去的乡愁。
当过年的时候,全国各个行业都开始慢下脚步来,有的行业也会选择在过年的时候歇业几天,给予所有人一份回家团圆的机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哪怕两三天,一家人难得见上一面、吃上一顿饭、话上一场长情,都觉得人生有盼头有期待,不管在外经历了多少痛楚苦难,也有了撑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来鼓励前行的,我们不是阿Q,都做不到自己精神上的永远胜利,总需要一点心灵鸡汤来激励勉励自己,而家人亲人就是我们最好的灵魂伴侣,有了他们的支持付出,才换来了我们的奔赴前线。好日子也好,坏日子也罢,总归是要过去的,而似乎觉得过了年,一切又都是新的,所谓重新再来重头再来,来年再继续奋斗,相信眼下的自己就是经历过风雨要见到彩虹的那个人。
我记得小时候,总是特别的期盼过年,真希望一年能过好几次年,因为过年就是我们最开心最收获满满的时候。过年了,爸爸妈妈终于可以从远处回到家,与我们相聚了,可以暂时的结束留守儿童的日子了。过年了,爸爸妈妈就会给自己买新衣服新鞋子,以崭新的容颜迎来新的日子。过年了,可以吃好多好多好吃的,还可以玩好多好玩的。过年了,还能得到大人们给的不少压岁钱,可以存着给自己买点学习用具呀、图书呀等等。这些都是平时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对于家庭比较贫穷困难的,更是奢望了,所以至今年的味道都在心里久久不能散去,每次回味总觉得意味深长。
儿时的我们总是无忧无虑的,围在大人身边,跟在大人身后,不知道长大后变成了成年人,心里装的事就多了,心里想的人也就多了,心里记挂担忧的东西也就更多了,也就不能再随心所欲、随遇而安了,凡事都得有计划有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像一只苍蝇似的到处乱窜只能增加自己的烦恼,减少做事成功的概率,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无尽的失败中。当跨过了一年又一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年,我们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继续跟着用心赶考,在一个个人生的站点上划出自己的符号,踊跃地参加一次次的人生大考。
年是你的,也是我的,还是他的,更是我们所有人的,时光在一点一滴的逝去,留下的印迹却越发的弥足珍贵。等待着年,迎接着年,欢喜过着年,欣然送着年,一年再一年。(江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