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长江隋军灭陈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隋文帝之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
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营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
果真,陈国不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而战。
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国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也竟然司空见惯,戒备松懈。
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没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隋军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陈谋作为,不能于背于秘处行之。
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
非谋士之所为也。
这是说“瞒天过海”之谋略绝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剥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后者绝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二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然不可以混为一谈。
此计的兵法运用,在于使敌人由于对某些事情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使我方乘虚而示假隐真,隐蔽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