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翻看手机微信,竟然发现有一位毕业的学生家长,将我的微信给删除了。虽然我们接下来联系的可能性很少了,但删除微信,还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心想,我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家长能这么随意地将我从手机中删除呢,我自认为对这位学生,我还是比较用心的。事后,心想,也许我当时的某些行为让这位家长不舒服吧。
这位孩子,家里办厂,比较富有,但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奶奶也不是亲奶奶,妈妈是爸爸在舞厅认识的,生下他没多久,就离开了,而爸爸只顾自己,从来不关注孩子比较任性。于是爷爷认为他缺爱,很可怜,对他很包容,很宠爱。三年级时,他书本忘带了,打电话给爷爷,说话很冲,骂爷爷就像骂孙子一样,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爷爷笑眯眯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正因为家人对他无底线的宠爱,养成了他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面对何人,就乱发脾气的坏习惯。也是三年级时,学校准备秋游,我在清点人数,趁我忙乱时,不知是何原因,这位孩子闹脾气了。我想找他好好聊聊,结果围着教学楼,我到前面,他跑后面,我到后面,他跑前面,如此忙乱之下,他还给我添堵,我顿时火冒三丈,将他批评了一通,当然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只是暂时将他压下去了,短时间内不会经常发火,闹脾气。
至此之后,大大小小脾气不断。某次特别不凑巧,我有事请假了,他闹脾气,跑到顶楼要跳楼,已经放学,学校里几乎没什么人,机缘巧合,那天还有几个老师在,围着他,生怕他跳楼,最后他爷爷奶奶都过来了,大家都好言相劝,生怕他做出危险的事情,最后我通过电话,与之交流,答应他第二天一定帮他解决问题,最后才不情不愿地被劝回家。
这样的一个孩子,我用自己的行为,劝告其他孩子不歧视,不特殊对待他,反而与他打成一片,勾肩搭背地喊,兄弟。当他发脾气,藏起来不吃饭,其他孩子会去寻找他,安慰她,劝他去吃饭。
甚至为了彻底改变他在学校里,动不动就发脾气的这种不良习惯,我酝酿了很久,伺机而动,找准时机,等他再一次发脾气时,我就找他来办公室了,非常生气地将他批评了,甚至还惊动了校长,校长发了狠话,好好将他训了一顿,当然批评过后,我也安抚了他。至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学校发过脾气,家里有没有不知道。
也许当时我的话太直接了,面对这么宠爱孩子的爷爷来说,我的情绪可能表现得太直接了。就爷爷而言,孩子没有不好的,哪哪都好,他不能接受我这么直接地点出孩子的不足。
以后在于孩子的相处中,还是需要注意一定的方法,不能太直接,还是应该委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