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24日凌晨的媒体消息称,马云受邀参加了“环球转型论坛”,并以英文做了一场嗨翻全场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一生就是分享经历的失败和坚信的理想》,在场有近3000名来自马来西亚和其他20个国家的创业者和年轻人。
在演讲之前,马云刚刚在马来西亚见证了eWTP落地。e-WTP全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中文译为“数字自由贸易区”,源于马云提出的数字中枢(e-hub)概念。在马云的设想中,未来,世界由一个一个的e-hub组成e-road,e-hub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切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让“全球买全球卖”成为现实。马云在这场演讲中,鼓励人们要乐观,要相信未来、相信技术、相信技术革命将会改变世界。
马云用了几个数字对技术革命作出的总结:50年、20年和30年。他认为,世界上每一次的技术革命大约需要50年,其中的前20年是关于技术本身,而其后的30年是这种技术的应用。马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三次技术革命阶段,鉴于互联网才刚刚过去20年,那么可以这样说,过去20年被称为互联网技术,未来30年被称为互联网时代。
1.互联网时代的竞争
换言之,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揭开序幕。那么,未来的30年靠的是什么呢?马云提出:“世界正在变化,我认为未来的未来30年中,它不是力量的竞争,也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用户体验的竞争、对他人关怀的竞争,你如何赋能你的员工,如何赋能他人,如何赋能客户和赋能女性。”
为适应这一变化,企业家应该具备新的行为特征。马云的原话是这样的:“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社会科学家和艺术家二者合一。你必须是一个社会科学家,你必须了解人——人的行为,人的需要,你必须改变自己。企业家也必须很艺术,知道如何与别人一起工作。那些了不起的人和我将了解社会和人们的需要。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公司更成功,你必须展示出你为社会解决了什么大问题。你为社会解决的问题越大,你的机会就越大。你就会更成功。”
这会是“利他”色彩极为浓厚的时代。马云提出,世界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IT试图让自己变强,赋能自身,而DT则是为了使其他人变强。或者用更简单通俗的话来说,他在这里提出的是“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理论。
2.帮助客户完成“任务”
还记得提出“营销近视症”的哈佛营销学教授Thedore
Levitt吗?他曾这样教导他的学生:“人们其实不想买一个四分之一英寸的钻头,他们只想要一个四分之一英寸的洞!”而现代管理学之父 Peter Drucker
则说:“消费者买的,大部情况下都不是公司认为的他们卖的东西。”此外,若干年前,哈佛大学教授、顶级的管理学者 Clayton Christensen
做过一项调查,调研了在一年中上市的超过3万个新的产品。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5%的新品都是失败的。
这表明非常多的企业根本没有找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有研究发现,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下面,对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他们经常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可能是在地铁上无聊了,感觉要做点什么;可能是新搬了家,发现要有家具把家里填满;也可能是走在路上突然觉得渴了……消费者每天有不同的『任务』,他们『借用』不同的产品来把任务解决。
用稍微学术一点的例子就是,马斯洛人类需求“金字塔”,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五类需求层层递进,每层需求都可被视为一个单独的、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在高端财富管理领域,Ashvin
B.Chhabra提出了“综合财富配置框架”,将投资者的投资目标笼统分为三大类:基本目标(保障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例如降低因失业、重大疾病、退休等带来的损失);重要目标(维持或不断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水平);理想实现目标(实现个人的梦想或目标)。这给投资者设置了一个个『任务』,而“综合财富配置框架”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资产配置策略方案“千人一面”的困境。
具体到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活动,他们在其漫长的一生当中,也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完成,像是结婚、买房、买车、生儿育女等。这些『任务』网贷行业内人士大多将其称之为『场景』,结合网贷行业小额分散的特点,很多产品像是婚礼分期、购车分期等也就应景而生。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网贷平台在做产品开发的时候,应该做到脑海里有非常清晰的“用户画像”,明白你的用户群是谁、用户贷款的用途是什么、消费场景在哪里等,这不仅有利于平台把控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是真真切切落实“从用户需求出发、提升用户体验”的体现。对于平台而言,在互联网时代,“了解你的客户”(Know
your customer)、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任务』是确保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