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活在世上,有很多需求要被满足。我们可以简单把需求分为两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如果你感到不舒服,一定是某种需求没得到满足。
这种分法看起来比较抽象,我们来做一个场景模拟,让你具体感受一下。
小王正面临找工作的难题。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高收入不喜欢的工作。另一个是自己喜欢但不没什么钱的工作。
让你选的话,你选哪个?
很难选对吗?我猜你想要一份喜欢又高收入的工作。这是因为我们对工作都有较高的期待。理想中的工作一般都有以下特质:
1、工作压力小
2、工作收入高
3、上班方便
4、自己擅长
5、自己喜欢
6、有挑战性
7、能实现自身价值。
我们都想要符合七个特质的工作。但是现实生活里,找到这样的工作太难了。
更多时候,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我们面对工作,只能在自己喜欢的特质中选一部分。我们会面临大量的选择题:例如,4和5,你选择哪一个?
做这种选择题很痛苦,能力越弱越痛苦。能力越弱,你能选择的特质就越少。每次做选择,弱者只能说我都想要,强者会说我全要。
我们把能力也简单分为7个段位,能力越大,选择越多。
当你的能力只有3的时候,你只能在上面7个标签里选3个,你会选什么?收入高压力小离家近?还是自己喜欢,有挑战性,能实现自己价值?
这两种选择没有对错,都是在物质需求和精神中做了二选一的抉择。
但是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当时我做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我们纠结于选择,把所有挫折归因于选择本身。我们试图把梦想和现实比一个高下,证明所有的错都是当初选择的错。
但是重新选一遍你就能过得更好吗?你的失败真的是因为当时的选择吗?
不是的,你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是因为你的能力值只有3,而你的期待值在6。你的不舒服来自于期待值太高而努力却不够。你以为换一种选择,拿到另外3个标签,你就能过得很满意。但是换一种选择,你的期待和现实还是有3的距离。
所有的错都不是选择的错。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