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支付,一个将各大商业银行和多种第三方平台的支付接口融合起来的支付方式。借助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通道能力,转接统一清算组织。它是通过技术的集成,在商户端将各大收银平台的二维码整合在一起,提供统一收银服务的支付管理系统。
商户只需一次对接就可以统一接入包括银联、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给消费者提高便捷的支付服务,并可以在管理系统轻松对账进行资金管理。无论任何支付终端,扫一扫就完成交易。
二维码,作为移动支付的先锋。犹如一股春风吹进大街小巷,大到连锁超市,小到地摊小贩,都拥有自己的收银二维码。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其强大的平台优势,让电子支付的概念快速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移动支付的时代悄然到来。
两种模式
从银联到微信、支付宝,再到京东、百度等后起之秀,纷纷推出各自的支付终端,移动支付市场百家争鸣,一个个二维码遍布商户收银台。
但是,问题来了:众多的二维码,让消费者选择困难;商户收了钱,也不清楚从哪个平台结算,账户老是对不上,烦恼至极。收银端口太多成为了大量商户和消费者的痛点,让人不禁唏嘘。
遥想当年,商户的收银台上被那各式各样,密密麻麻的POS机堆满,一柜多机让人头疼,不知所措。直到银联的出现,才实现联网通用。现在问题再现,只是POS机变成了二维码而已。
为了解决纷繁复杂的二维码给商户和消费者带来的不便,一种被称为集成支付(Payments Gateway)的模式从美国引入国内,它就是现在我们现在口中所说的“聚合支付”。
经过在国内市场一年多的发展,聚合支付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主要形成了两种商业模式。
一是平台租用模式,即SaaS模式。聚合支付服务商通过软、硬件形式把多种支付方式融合,提供给商户服务平台,根据SDK、API数据接口调用量来和商户进行结算。
二是流量分成模式,即代理商模式。聚合支付服务商通过给商户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统一接入服务,然后根据商户的交易流水获得平台返点,只提供对接平台服务,不触碰交易资金流。
三种乱象
聚合支付蓬勃发展,然而对应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却远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引发了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二清”风险。所谓“二清”指的是没有央行支付牌照,没有获得支付业务授权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支付机构的支持下借用其通道能力从事支付和资金清算业务。聚合支付服务商,属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信息服务中介,所有有关于的资金流转、清算、风控问题都应由持牌机构处理。但是,某些机构依然心存侥幸,打着擦边球从事“二清”,甚至沉淀客户资金,使得商户的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平台圈钱跑路事件时有发生。
二是信息留存隐患。在支付过程中,消费者的账户信息、交易流水、手机号等个人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聚合支付服务平台所获取。之前就发生过持牌支付机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聚合支付机构作为市场的新兴参与者,对信息的存储与保密能力更弱,信息留存在聚合支付机构将成为巨大的隐患。
三是劣币驱逐良币问题。聚合支付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服务费,转接清算手续费十分低微,只依靠聚合支付服务来实现盈利非常困难。但是,国内的商户尤其是中小微商户,却是价格的极度敏感者,他们很少去考虑资金安全问题,往往是哪家服务费低就用哪家的服务,过低的价格引起了聚合支付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大量劣质服务商充斥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引发市场一片乱象。
针对乱象频生的支付市场,央行出台指导政策,规范聚合支付市场的发展。明确聚合支付定位为“收单外包机构”,同时划下三道红线:不得处理核心业务,不得沉淀商户资金,不得采留敏感信息。
四大趋势
POS产业从“一柜多机”向“一柜一机”整合,二维码也将从“一柜多码”向“一柜一码”靠近,随着央行政策对于聚合支付产业的鼓励,未来聚合支付将迎来多元的发展契机,主要有四大趋势。
一是多场景聚合。随着二维码、NFC、智能POS等智能移动技术的普及,移动支付将会多元化跨进。无论是公共缴费,还是交通出行,亦或是社区服务,都是聚合支付的潜在市场。结合社交功能,聚合支付的场景服务将更加流行和便捷。
二是多元连通。聚合支付目前主要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合作机构主要为财付通、支付宝、百度钱包、网银在线等。未来,聚合银行收单、第三方平台、游戏点卡、交通卡、预付卡等多元服务、多元机构、多元连通将会出现,逐渐成为发展潮流。市场将引导场景向多元化聚合方向发展,实现多元支付联合。
三是多金融并轨。支付,作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可成为金融服务融合的有效渠道,不断渗透到大众生活中。消费白条、金融理财、基金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将陆续接入,形成聚合支付机构多元服务的竞争优势。
四是多市场渗透。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县级市场、农村市场,移动支付目前尚开始起步,支付品类单一、服务匮乏,正待深度开发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户需求。聚合支付的下沉势在必行,不同于一二级线城市激烈的红海竞争格局,低成本优势将成为聚合支付下沉城乡开辟产业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