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如同你一般的年轻人,如今的他,年纪刚好到了三十出头,只不过和你的最大区别在于,他现正坐在返回家乡的飞机上。
因为累了,倦了,不想要拼了,毕业于985的学历,似乎并不能让他在大城市里拥有什么像样的竞争力。
尤其是当我们的大学校园正以每年近820万的数量,向社会提供着远远不断的新生力量时,一个没有资历没有背景没有积累的壮年人,无足轻重。
只不过很可惜得是,这个现实花了他整整五年的时间才彻底领悟。
人是很容易被数字所迷惑的,比如在他的30岁生日时,他就觉得,命运似乎会就此不一样。
结果呢?这个繁华城市的灯红酒绿他虽然也曾稍有品尝,但和那些在搏杀中胜出的猛兽与在祖辈积累中站稳的子嗣不同,灯红酒绿只是稍众即逝。
不服?由不得你不服!
不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而是北上广本就不欢迎弱者。
哪怕时光倒转十年前,你尚属当打之年,可一旦过了这十年,那就是体力断层的庸人一个。
而当你年近30岁时还付不起月均一万块的房租和买不起均价400万打底的房子时,你就知道了,你在这个城市仍然只是挣扎着求一口饭吃,而已。
不论平时在饭局和外头多么的倔强,现实当前,你终归还是要低头。
现实这个王八蛋会掀着你的脑袋问,服不服?不服不行,没有这个能耐,就是没有这个能耐。
走吧,本就不可能在这里扎根,所有的雄心壮志,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对于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会选择在春运与国庆期间,这些举国欢庆的时刻,退出这个他们寄予梦想的地方,随后被隐没在欢声笑语中。
人嘛,在知道自己即将退场时,往往会给自己徒添几分仪式感,向本就没人在乎他的世界叹一声
“走了!从此,江湖没有我这号人了。”可惜,并不会有人来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些年,一路辛苦了。
有时,大家总会觉得是时代不公社会冰冷阶级固化,可对学长来说,有时候当知道自己没有这些个能耐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倒也未必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尤其对于大城市而言,生态链的本质就是持续不断的优胜劣汰,故此才造就了兴盛繁荣。
因为在这些年轻人离开的同时,一定有另一个年轻人却获得了成功。
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这就是讽刺的真相,越是竞争激烈的舞台,它对于败犬有多冷酷 它给与胜者的奖励就有多丰富。
而胜者,一定是有除了单纯的运气以外的特质的。
因为能够两手空空的来到一线城市,并打下一片天地的人,一定不可能是单纯的运好,而是格局顺。
何谓格局顺?走在了属于自己的那条道上,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的走,头破血流一往无前的走,走到最后,走到出头天。
这样的特征,是学长所见过的异乡英豪里,他们的最大共同点。
对于他们来讲,无一不是在经年累月的混乱懵懂中匍匐着,并最终在一个不经意的期间,探寻到命运的线头。
随后,毫不犹豫的随着线头深入,并最终走出了光景。
所以,每一次看得人生盘上佳的格局时,学长总会坚持的建议对方,一定要给自己时间,不惜代价的留在一线。
在这个过程中,痛苦与孤寂是必然的,因为只要你一天没有发迹,世事的艰辛就一天不会褪去。
只有当你经历现实的锤炼与书本的沉淀,并达到一个高度后,你会突然被一个未曾预料过的机运所砸中。
接着恍然大悟,原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只要等得时运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总是说阶层阶层,何谓阶层?即两个层级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宛若天险之隔。
可层级之间却又模糊不清,因为一个巨型平台中,日常作息的事务性工作者和决定利益分配的食利者,可能是同处一室浑然一体的。
只有在桌底下瓜分肉食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到底是属于哪一个层面。
很多奋斗者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误以为自己与某些人同处一室,就能同食一槽了。
和这种幼稚想法划等号的错误,还有一个,那就是“自我放弃”。
知道自己的咖位,在哪里?
如果你去问问那些被一线踢出去的年轻人,他们在一线得到的什么时,他们大概率会给你一个愤恨的回答“什么都没有!”。
事实如此么?这样的逻辑,其实就如同一个惧怕自己因年老色衰而被丈夫嫌弃的怨妇一般幼稚。
如果一段婚姻没有给你任何成长,那你活该最终被抛弃。同理,如果一段人生经历没有给你任何精进,那你活该被踢出局。
为何学长会出如此冷酷之语?
因为我希望你能明白,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不会被时代的冲刷拍打在岸。
你知道么?为什么一个城市里,反而是混迹底层的小商贩,最容易混出头,但是龟缩在写字楼的“白领伪精英”最容易被淘汰?
先说一个真事儿吧。
一个收垃圾的小商贩,从一开始的奔波为生,到之后踩点收货,随后与回收厂议价。
接着找老乡搭伙,一起分工合作,一起垄断数个小区的垃圾回收,哪怕用各种不太光彩的手段,联合各种地区势力。
接着再开设小型垃圾运输,并以此作为资本跳板吃下一个回收厂。
最终联合几个回收厂,组织人力物力一起去参与某特大部级钢铁龙头的拆迁工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于20年前来到上海,从一辆黄鱼车开始,踩出如今近十亿身价。
故事是从学长一个好友所述,但这个人即信又不信,
信的原因是:一辆黄鱼车,居然能踩出十亿身价?
不信的原因是:一辆黄鱼车,怎么就不能踩出十亿身价?
但不论信与不信,这位兄弟的人生,确实是他自己亲身一脚一脚,没有贵人没有助力全靠血与汗拼出来的。这里再把话题聊回到“白领伪精英”这个话题来。
先说,为什么学长会用“白领伪精英”这个词儿?
因为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的白领,是会被自己的形象所蒙蔽的。
出入着5A级写字楼,JACK CAROL MANDY RYAN的相称,LV 星巴克 轻食餐是日常。
可事实呢?一个月小几万的工资到头了,甚至于绝大部分的人,一个月也就一两万左右。
那请问,这些人又何来自信呢?仅仅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很体面?
学长不能眼睁睁的让你踏上这样的“自我蒙蔽”之路,因为这条路的结局就是毫无成长与前途。
就比如上述故事主人这般憨人来说,他的人生转折点,是在于他决定自己踩下的每一脚,都要比之前踩的更有力。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的人生转折点,是在于你决定自己睡前的每一晚,都要比之前更聪明。
可惜,你身边的朋友们,他们既然不是一个平台里前1%的精英,就一定会用99%的庸人生活来影响你。
来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时光。
他们会带你去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你留在这里拼搏的意义。
虽然我也爱享乐主义,可学长的享乐主义是男人买买百达翡丽不吃力,女人随性能提一只BIRKIN。
真的,学长无比希望你能有一天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就三四十万的东西,买着玩儿。
为什么?因为当你某一天发现,那些拥有此等财力的人,其实智慧与能力和你也就平分秋色时,就为时已晚了。
“欲莫让自己后悔,便莫让自己颓废。”
不恐大败,只惧小失
随着年龄的推进,学长越来越害怕失败,这种失败并非所谓的人生大败。
因为人生大败反而是最好摆平的,何以见得?
今天我们身边的朋友,玩地产的,搞金融的,混庙堂的,娱乐圈的,等等等等。
其实混到一定程度后,都不怕外人所很恐惧的大失败。
就拿学长的一位玩资金的朋友来说,所谓的大失败,无非是杠杆上去以后,爆仓而已。然后呢?
无非是爆仓了呗。当然会因此欠下巨额负债,但是怎么去重新爬起来,怎么去市场上重新圈钱拉资金,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换句话来讲,所有的大败往往都是概率导致的必然,只要人活着,都能爬起来。
真的,这是学长笃信不疑的一句话,只要人活着,一定能爬起来。
格局盘当中,是一定不存在也从来不存在“久破之局”的,学长看盘无数,也未曾见过。
否极泰来 久凶转福,才是必然。
况且每个做到一定高度的人,都一定会对“最坏结果”留有紧急预案,出了问题,按照对应的方式反应即可。
而真正具备杀伤力的,恰恰是生活中的小失,比如不经意间的一些生活习惯,让自己不再拥有持续奋斗的锐气和自律。
这种问题才是灾难性的,因为它一旦养成习惯,就根本无以更改。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人性。
你对抗人性,你极易落败。
但有什么办法能击败它么?有的。
你要知道,人的内心,它是分为两个欲望的。
一个,是对眼下快乐的追求,是及时享乐的一个。
一个,实对未来前景的追求,是谋定后动的自律。
只不过由于我们今天,生活在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所以导致几乎所有人都痴迷于前者。
很多人都曾妄言要自律,但是却做不到,根本因素很简单,没有把自己逼到那个份上。
那文末,学长想分享一个小技巧,这个技巧谈不上高深,非常的粗浅。
那就是,请每天在出门前把自己要阅读的书籍,放在枕头上,并且把被子卷好,卷成打开铺好需要一点功夫的状态。
随后,每天强迫自己必须阅读个20页书籍后,才能睡觉,不论多晚,无论借口。
你看,设置这么一番滑稽且莫名的行为,无非是要你为自己添个麻烦。
一个阻碍你“轻松睡眠”的麻烦,但千万不要小看它。
它就像是一个药引子,一旦养成习惯后,你会逐渐接受每夜阅读的良好生活规律。
别跟我说它会耽搁你睡眠,你睡前玩手机的时间,足够你读40页书籍还有余了。
而这个习惯养成后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它将成为打开你以后人生所有美好习惯的开端,你会意识到,原来我还真的能做到?!
并慢慢的自我反思,并持续优化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习惯。
最终,那些“人生小失”会被你一点点根除。
需知,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易成难改的,一个从不抽烟的人,必会觉得烟臭不可闻,抽之必心生厌恶。
一个习惯了有格调的生活的人,一定会觉的自己的过往人生就是一种浪费,心生摒弃。
最后,学长还有一句话,想要在文末分享给你: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意喻:万事皆有回报,大成必经历练
很俗,却很喜欢,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