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次,读书约练:想要什么说什么,多说想要的。一次体验胜过十次提醒,通过冥想代替讲道理,咨询师要学习减降来访者负向情绪,在交流中转换负向用语成正向或中性的词语,使来访者的负向感受变低或弱化。要学会看到别人背后的期待,不仅看到,而且看到后还要说出来,让对方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就会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不管在咨询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到人本身,去倾听,共情,同理,积极关注,尊重,简述语意,去把当事人生命故事描述出来,去感受他的感受,然后再用技术。
第11次,目标、资源、一小步。开始即是成功的一半。坏的开始胜过好的放弃。目标确定之前可能是先确定了大方向,具体到本次咨询还可以有更细节的描述,要停留一段时间对目标进行澄清,是来访者个人想要的,可能来访者自己不太能清楚表达,在咨询师一步步的引导下,让来访者思考当今天来谈的问题解决时,会有什么样更愿意看到的感觉,也就是书上说的美好愿景发生,这时候我想目标就可以确立了。下面就可以从资源中找例外经验,可以按照三借力去寻找。
什么是格局?今天看了一条微信有一幅图,图上有一个乞丐在马路中间躺,两个父亲领着孩子看到了,就有了不同的引导,正因如此,可能成就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人生格局。一个父亲说:你不努力长大了就跟那个乞丐一样!另外一个父亲说:你好好努力,长大了就有能力帮助他们。看后反思,我们学习的焦点恰是关注正向,让我们学会用正向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就像第二位父亲说的:你现在好好努力,长大了就能⋯。让孩子听了之后脑中会有一个画面:他在帮助没有能力的人,他是强者。眼下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和方法,那么他就会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方法去努力。而第一位父亲用的是负向的语言:你现在不怎么样,将来就会像他一样。当孩子听了负向的语言之后,脑中也可能闪现过自己像乞丐一样,躺在地上的画面,就看不到希望,更没有方法,就认为自己也应该是那样子的⋯,他的未来也可能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应该庆幸学习焦点、关注正向,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