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的矮屋上,一阵阵雨拍打着深红色的瓦片,激起一片白雾。“噼噼啪啪”清脆却也气势逼人。我独自坐在门前,卷起裤腿......
通常夏日的雨来得急,走得急,可今日的雨却连绵不断,未曾显出一点停息的势头。要说雨,江南的四季便是各有特色。春日是绵绵细雨,可称“甘霖”;秋日是阴冷的雨,凉入骨底;冬日的雨,混杂寒雪,冰封大地。暂说我这样的粗人,最喜夏雨,因它最有“雨”样。
无论是雨声雨量,还是说雨来伴随的一切景象都是最有气势的。它不似春雨柔和,秋雨萧瑟,冬雨孤冷。它大而有力,铺天盖地,满足了我对雨的一切幻想。雨前乌云积聚,蓄势而降;雨时电闪雷鸣,颇撼人心;雨后水坑积水,汇聚成洋。这是雨该有的浪漫,但若要强说此景是雨的情怀,却不如说这是我们常人想要的情怀。
静寂无声,潜龙无用;动则若雷,飞龙在天;势去汇聚,亢龙有悔。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历练。循循往往,岂非自然。
此刻的我身在雨中,不,此言有差,更应该说自始至终,我都身在雨中。雨从连绵细雨转瞬即成狂暴雷雨,我便也从无知行至现在的有些认知。就像这雨,下落时总是急于渴望接触地面,因为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它。亦如我,成长短暂却漫长,正确的认知感召着我,让我日思夜想,头晕目眩。可年少无知,雨落则无归,水渗万物,早已不是来时的雨。人生路长,走过春秋,你也不再是那时的你。少年想的少,多半在玩,又怎会顾及这份念想。
若是仿雨所为,冲刷污垢,滋养万物便也无憾;只怕流入污池,止步难行,直至蒸发,也难逃“井底之蛙,天地极小”的厄运。
许多东西就是白驹过隙,再见时互不相识。如这雨,顷刻间,天地两隔;如这人,俯仰感怀,已为陈迹。人难自知,透镜所见,不过虚影。这是一种悲哀,但转念。人虽难以看清自己,却有能力做个差强人意的看客,看看人,看看物,多思多写,想必自己的内心也会变得愈加澄明。
又说雨,我们虽无法感知那种天地间遥远的一线距离,却可身为看客,静静观摩。用耳聆听,用身感受。雨势的汹涌澎湃也将不再遥远,触手可及。
置身世外,旁观者清。一路走来,如岁月的枯木被碾碎,一纸的明艳被一泼墨,染得七零八落,隔世离空。让人恍如过江之卒,难以回头。而我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努力成为自己的一个看客,记下感动,留住回忆,随大势而行。
雨停了,雨声却未远去,流淌天地间每个角落。
卷下裤腿,该走了,“好雨,好雨啊”。
七月七,写于状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