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的规划,今天分享一下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用户研究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贯穿产品始终的一项工作,防撕逼,成共识。用户画像让我们明白产品是给谁设计的,这些人是什么样子的,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引用Gara举例的一段对话:
没有用户画像的对话
"我觉得这个产品用户需要××功能。"
“我觉得不需要,这对用户没啥意义”
“会有用户存在这样的情况。”
“确实会有,但是肯定是少数。”
“你怎么知道会是少数呢?”
。。。。。。
有用户画像的对话:
“我觉得这个产品用户需要××功能。”
“我们研究了目标用户张三、李四的行为方式,他们再是不需要这个功能”
对话结束。
用户画像是一个不断完善、推翻、优化的过程,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对产品的理解也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
划定用户群
首先要简单的划定目标用户,观察他们的生活和行为,记录看起来有用或无用的信息。
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素包括:
- 用户所在的时空。
时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年龄段,比如18岁正直青春,25岁刚踏入社会,35岁养育下一代等。 - 用户与他接触的人群。
即用户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极大的影响了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些有助于理解用户做出的行为。 - 用户所在的环境。
狭义上是用户的工作生活的位置场所,广义上还包括家庭构成,经济收入等。 - 用户完成什么任务。
用户任务重点关注产品相关的要解决的需求。 - 用户完成任务使用的工具。
了解需求现在是通过什么工具怎样满足的,以了解我们的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样本表内容
1、基本信息
- 姓名
- 性别
- 照片
- 年龄
- 生日
- 家乡
- 常住地
2、环境背景
- 家庭成员
- 亲人关系——联系方式和频率,微信好友等
- 居住地点——周边环境,房价,租金等
- 上班地点
- 出行交通
3、人际关系
- 最好的朋友——朋友的年龄,职业,爱好,结识方式,联系方式与频率
- 经常联系的朋友——同上
4、兴趣爱好
5、作息习惯
一天24小时各关键事件点的划分
6、工作情况
- 行业
- 岗位名称
- 收入
- 和你接触最多的岗位
- 一句话概括你的岗位是干什么的
注:如果我们的产品要解决的是用户工作中的某一个需求,那么这部分可以记录的更详细一点,了解用户现在是如何满足这个需求的。
7、设备
- 电脑、手机、其他设备
- 使用频率和时长等
用户线索梳理
在完成用户样本的收集以后,就要对样本中的线索进行筛选和整理,找到目标用户的共同性。
比如:
关联用户、时间、事件、场所,可以寻找目标用户共同的行为模式。
关联用户、事件、工具、事件,可以寻找目标用户完成任务的习惯。
。。。
这个方法的局限性是,样本太少的话准确性较差,因此需要大量样本。
开始画像
通过上述线索的梳理之后,提取了目标用户的产品相关信息,作为产品需要关注的典型用户行为,形成用户画像图表。
有了典型用户画像,我们就可以整理一个用户故事了,就像是一部小说,人物形象已经确定好了,用一个故事去串联这个人物的行为特征,让我们对用户的理解更加具有场景性,更容易理解。
小结
用户画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按照用户画像来,随着产品设计的不断成熟,进一步的用户调研和结果反馈会帮助我们不断的修正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Persona,想想多年前曾在Tony和大刘的工作坊学习过,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太理解其中的意义,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还真是在他们的设计坊没少开脑洞。
本文来自Gara《绝密原型档案》的读书笔记,力荐此书,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