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于夜的情形,一直是个深沉而静谧的意象。
夜,本来是天体自在、自为的一种结果,而夜晚、夜色才是生命化的常识概念。夜,经过了数百万年意识的生成确定之后,越来越多的脱离了天文学的知识范围,涂抹上了浓厚的生活色彩。
有时候,夜色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生活的重要底色。
不要总以为,夜就是用来睡觉的辰光。这种念头,原本也没错,只要稍微重复的问一问、想一想,回味一下你、我、他经历的那些夜晚,似乎就不再有毫不迟疑的肯定回答,会对关于夜的一些惯常的认识犯嘀咕。
事实上,夜,如果只耗费在歇息这一件事上的话,会错过太多的世间风情。
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位年轻的巨匠舒伯特,在三十一岁去世的那年,写下了“小夜曲”,“我的歌声穿过黑夜,向你轻轻飘去……”。
音乐家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给人留下了爱情的旋律,让独特的个人理解,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幻化作所有人可以通感的情绪,夜的美学是一种共同的基因。
夜可以给人以灵感,这一点,在东方、西方各种不同形式的文本中一定能有所再发些。
细究这种如此雷同的现象,最好别用以上逻辑归纳的思维。英国人休谟,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难题——“是”能不能必然的推论出“应该”来?换言之,“夜”是不是真的就能给人带出更多美妙的触动呢?
对此的解析,有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好比是一位有吸烟癖好的人,经常为自己辩护,甚至也有他人通常要臆测,“烟草有助于思想”。其实,除了烟草中的化学成分作祟以外,吸烟实在与思绪万千、下笔如有神、活灵活现的状态启动无关。休谟认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唯有这一原则可能使经验对我们有用,使我们期待将来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与过去出现的事件相类似。”
可见,对于夜的所有随附性的联想,不过是在描述一种以夜的名义而生活的习惯而已。
生活在夜的语境中,一切的细节、方式和想象,都因为夜会自然而然地成立——花影可以摇曳得让人心驰神往,星星和月亮也显得格外富有诗意,就连灯红酒绿也被夜笼上了遐想的薄纱。
夜里的所有情节,注定只有在夜里发生,才有可接受性。
顾城写过这样的句子,“浓厚的黑夜,把天地粘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尘世间的个人,夜里做了什么,不存在太多的特别之处,就像是夜里的梦,最终还是在不由自主地泄露着内心里白日的秘密。
对待夜生活的态度,不要与白日的样式理所当然地进行区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般牵肠挂肚的心思,恐怕不仅仅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涌现。
孔子站在泗水边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流水,戏水者感受到的只是戏水的快乐,而那个站在岸边没有下水的人,揣度的却是关于白天与黑夜中流水的永恒。你戏你的水,我思我的河,快乐与思考虽然会擦肩而过,却也不存在昼夜之间的差别。
文本话语与生活样态中的夜,本该别无二致,之所以会有不同,大概是因为生物性的作息节奏引起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夜,冬日与夏日的夜,山巅与海边的夜,雨夜与雪夜……凡此种种,统统都是人迹所至的夜。
在夜里,生活一如既往的绵延,人为的夜就此不会只是无谓的时间片段,即便行动可以暂停,而最为强大的心灵依然还在生活里兜着圈子晃悠。
夜,跟阳光普照的白天一样,像集结号,一点也用不着多么嘹亮,却同样聚集了浩浩荡荡的人马,不过,众人总是会在夜里再四散而去,各回各家。
夜,貌似还是一具纸枷锁,给每个人都套上了之后,由此再也没办法褪下。这种周而复始不停息的“惩罚”,却让躯体都找到了一个心甘情愿的窠。
夜里不觉身是客,谁不贪欢?
以夜的名义生活,常常有种感觉,好像躲在弄堂尽头痴痴等待的情郎,听得到吱扭一声开门,却看不见有素衣女子闪出,意犹未尽。这样的生活,恰如上天故意的设计,无非是让满满当当的心思,溢出些许来,给天明时分留一点空,装填更多的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