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时间:2008年(2007?)11月29日14:45
地点:金马影剧院
每逢有与心理学相关的讲座,我都会尽量去听。当佛山图书馆有消息说胡因梦要来佛山做一场关于身心灵的讲座时,我便欣然前往,结果发现,胡因梦所讲的不仅是心理学,而且是身心灵方面的讲座。
胡因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质”。随着主持人顾月的介绍缓缓落下,一个皮肤白皙的女人步上舞台,她穿着一件红色长褂,戴着黑边眼镜,完全是中性的打扮,观众马上眼前一亮。台上这位被称为“身心灵导师”的胡老师,曾与胡慧中、林青霞齐名,现在风采依旧,却有着不凡的学识。整个剧场,只有她亲切的声音回旋,没有半点废话。整场讲座,观众们都可以毫无压力接受下来。
总结一下讲座内容:即放下“自我”,放下思考,朝向一体化。懂得觉察自己,学会反观自在。解除胃肠胀气。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讲座一开始,她便让我们闭上眼睛,放松自己,感觉自己的身体。这时,我感觉到右腹有点沉重。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又是如何呢?接下来便是讲座的内容,由于记录几次被中断,所以有很多没写进去。
一、物化文明是否等同于生命品质?
人类到世间来要发现一些真相,大部分人对宇宙的终极真相并不感兴趣,而是想活在特质性的次原里:住一个房子,有一个车子,吃得好穿得好。
物化的发展,刺激生产、消费的政策,包括让科技文明高度膨胀的结果,改善了物质,却把环境、生态破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当我们赚了足够的钱,想活出生命的品质时,却发现连蓝天白云都难以看到。这个遗憾,却是我们花了非常大的代价得到的。
房子越来越贵,车子越来越贵,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当我们拥有了高物质,会发现自己的能量不够,身心的清明度很少出现,连夜晚脑神经系统仍然不停地想东西,不能好好地睡上一觉。生活品质低落。第二天起来没有清明的感觉。生命层出不穷地给我们许多意外,挑战和困境。我们却缺乏智慧,产生了许多问题:像忧郁症,内分泌失调等。也带给人们醒悟:人类到底怎么了?这样物化的文明对吗?很多人去东方、印度去提取传承的智慧,试图找一个方向,所以就有了一个灵性开发运动,即潜能开放运动。其中的代表是马斯洛。他们发现,有些人似乎更能活得开心一些。这些运动的重点,是探索人在世界里头的驱动力和源头。
二、人能否放弃思考?
——“自我”意识的障碍
当我们像讲座最开始时那样闭上眼睛,感觉自己的时候,是大家都能暂时安定下来。但是这种安定在生活中不容易,很短暂。
脑部研究专家发现:人不能停止思考。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专家发现,人的脑神经系统,当它不思考时,会感觉到恐惧。打坐时,人们的自我会变得非常薄弱。许多人都认为,有“自我”:有我的不一样的外表,性向和性格。每个人,都确定有一个自我。“自我”有一个特质,便是不想安静。脑子希望永远不断地思考,希望透过知识的积累,在世界活得更安全。自我与自我之间会有很多区分,正是这种区分,造成了隔鬲感。这些会变成集体群意识。然后是形成族群,国家主义等。每一个区域里都有不同意识的人,造成国与国,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信仰与信仰之间的隔分。越是有宏观视野的人,越是能够发现这个世界是四分五裂的。像孟买的恐怖袭击。界分意识,最根深蒂固的基础,就源于自我感。
未来地球有没有可能由界分意识朝向正向愿境——一体性。把清楚的界分分开。另外一个思考是,大部分不了解人的存在是有身心灵三个层次的。不知道灵魂是锁在肉身里的。肉体把高度智慧的灵魂锁在里面,肉体是一个小宇宙(这建构了自我感)。每个人都认同了和别人截然不同的肉体。
三、人体是否仅仅是血肉之躯?
人体是什么,在东方古老的中医理论中,是一个有着经脉的一个系统。这已经变成了西方世界最前卫的研究方向——能量医学。这是结合了针灸等理论的。
古人有更多智慧把这些开发出来,现在的人们身心灵的智慧不如古人。人体不仅是一个血肉之向左我。人体其实是个透明体,穴位都可以被针扎入。人体具有高度穿透性。物理学家发现物质和能量是一个东西。人体其实就是一个能量体,一个充气的气球,一个光体。光体和气体决定了它的健康。
四、五脏六腑与负面情绪
闭起眼时,人感觉到累,酸,是人被阻塞得严重,不是原来透亮清颖的情况。人们觉得人的身体就沉重得像水泥一般。如果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那么人的身体状况是相当好的。每一个思想、情绪和心理反应都会透过神经传导,会进行一个联络,就是经络的传递(经络和神经系统重叠)。每一个情绪、念头都是一个信息,会透过经络传到五脏六腑,造成人体的变化,非常微小的念头都会影响到能量场。
人有一个想要逃离身体的倾向,我们不喜欢把灵魂锁在身体,即身心解离倾向。这是因为身体被阻塞得很严重。
我们对身体的认识远比对外界的低。我们关注外界,却对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如果我们对身心都有认识,就会成为养生专家。大部分人都存在胃肠胀气的问题,这是因为饮食过量,过于复杂,而效标不足,内分泌功能降低,荷尔蒙不足。产生消化不良和胀气。这是万病之源,接着造成失眠,脑力不足,甚至恐慌症,抑郁(因为中焦的部分堵塞,上中下三焦无法贯穿,压迫内脏,造成胃下垂,膀胱炎,肾出现毛病,而肾主惊恐)。这些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的胀气。
现在人们把饮食起居、思维、排泄排在最后一位,最后才关注到这些问题。其实这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每个人透过身心和世界相处。如果五脏六腑有病变,形成负面人格,不照料好自己,人绝对是透过负面状况与世界相处,这些会投射到别人身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烦恼。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带着这些负面状况去治国,制定国策,就会很危险。
一切,都要回归到身心灵。
五、什么叫存在?
——存在就是当下,从渴望拥有到希望单纯的存在
什么叫存在?这是哲学重要的论题。大部分人偏向于拥有而非存在。存在和当下这一刻息息相关。当下就等同于存在。但到底什么是存在?与眼耳鼻舌身有什么关系?存在,与思考无关。
只要我们还在瞻前思后,总是想着去趋吉避凶,就还是不是活在当下。脑子有很多活动奠基在过去的基础上,过去心,还有未来心。脑子基本是在加快过去,憧憬未来。
我们的头脑无法从过去未来中脱离出来,就会一直地想。
身心灵内部有很多次原,但我们进入和琢磨再三时,所有感官敏锐性反而降低。存在和眼耳鼻舌有关,和思维无关。
人有90%多的潜能都没有被开发,人的潜能,实在太多了。直观力,或者说直觉,才是最敏锐的观察力。不必透过点线面的理性思考,就能看透内在最深的状况。
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幻象,而非真想。万物本质上是一体。有一个高人,看到的都是泡泡。花与桌子,没有明显的界分。
从渴望拥有到单纯的存在。在生活中,许多东西障碍着我们,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六、最有效的充实能量的方式——放空自己
未来的人,也许不受任何宗教的限制,超过教派。未来的人,一边完成世界的任务,一边可以回归到我们最真实的实体。本质中的本质。
当心里没有挂碍,烦恼,不惦念着任何事物,就会感觉身心的场很开。开悟在无欲的状态下出现。但让空的状态延续却比登天还难。
人脑如果在不刻意的情况下达成空(刻意的话,仍然是自我在起作用)国,当我们脑子完全变空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有自疗的本能,在空的状态下达到,单纯的存在,是非常重要。
现实压力大,能量不断消耗,怎么样补充能量?
吃?很多东西吃了以后,反而更疲惫。食物能量有限。土壤的破坏,烹调方式的错误,也使能量流失。
呼吸?吸进来的气能增加的能量,非常有限。
最有效的充实能量,是放空。自自然然地改变。量子身,量子体是一种震动。当身心完全改变,身体会提高震动频率。人体内的震动是在放空的时候才能提升频率。恢复透明性和穿透性。
中脉(又称七脉轮)位于脊柱中部,是我们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个潜伏的通道,有助于灵性的提升。人体从上至下有七个脉轮,它们是顶轮(头顶),眉心轮,喉轮、心轮、太阳轮(肚腹)、生殖轮(小腹),海底轮(会阴部)。是72000多条经络的中枢。与身心灵系统相关。
大家都听过因果定律。家族的病因、才华不同,就像电脑软件吸带了我们的每一件事的记录,储存在第八识里(阿赖耶识)。种子意识会进入到无形的次原。如何转化为肉体的硬体?中脉七轮掌握着内分泌系统,激素掌管着五脏六腑。
七、开始觉察自己
反观自照,般若智慧
如何能在地球上活出最高的品质,决定在身心灵的存在。
能不能在世界一边工作,一边善待身心灵。要做到这一点,要发展出所谓的洞察力,在每一个过程中,维持一种觉知——观自在,自在观。
我们开始观察自己,在每一时每一刻。
像男女交往。女性会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他爱不爱我。而东方男性喜欢自己解决问题。喜欢靠理性解决问题,不会心中烦恼和与人交流。而在自身进行自我的调理的态度。
其实,我们不安感最深的来源是什么?
封闭性带来不安感,家族是养育一个人的根本,也是伤害人的根本。不安感底端深埋着童年经验。无常观常被用于心理治疗。我们常抱着一种感觉牢牢不放,其实这些都不是真的。
像失恋,我们是透过一个具体的人,来感觉与世界有一个关系,而一旦与这个人的联系中断,就会感觉和整个世界失去了联系。其实痛彻心扉的感觉并不是真的。
例如我们产生一个念头,要买个名牌包,用反观自在来看,其实是感觉自己不够好。有一种匮乏感。自卑在起作用。越是有钱的,就越是自卑。
如果我们的心是美满的,就不会有欲望。匮乏感是怎么形成的?是教育造成的。总教人们要读多少书,要拥有房子车子才算成功。阿德勒立了自卑情结说。物质成功不等于身心灵成功。一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志。物质上的成就不等于身心灵的圆满和健康。
我们在没有脑部活动时就不消耗。该消耗的要消耗,该放下的要放下。
洞见禅修,其主旨是要洞察到每个念头底端的情绪本质,如此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知之明,而不再被念头或情绪牵著鼻子走——成为能够真正当家作主的自由人。如果自己在嫉妒,就承认自己在嫉妒,诚实地看自己,不找合理化的原因。
从得到来看,对外在的不满、批判,其实在本质上却是不够善待自己。因为批判伤肝,担忧伤脾胃,吝啬造成便秘。经历负面情绪的人,是我们,伤害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方。
从最仁慈对待自己。活出健全的身心灵。所谓的菩萨,是活在觉醒道路上的人。
如果我们过于主观,负面情绪积累,就会损失我们的能量。
和人相处时,有些情绪源自自我紧缩倾向,过多地自我。这样就无法回馈给别人能量,让别人感觉很累。
自我解脱就等同于菩萨道。就等同于行善布施。
物质的大萧条,可能是精神的大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