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定稿)~熊可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书读得多了,功夫到了,那么学业也就成了。如何能在短暂的一生中积累丰厚呢?我认为,其中的诀窍为“勤”字而已,读书的关键在于勤,只有平时勤奋读书,积累深厚底蕴,才能在关键的时刻挑起大梁,展现出你的才华。

        追溯到古代,古时有一读书人苏秦,读书极为刻苦,晚间困倦时常用锥子刺伤大腿,使自己保持清醒,最后学业大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锥刺股”的事例。后人对此津津乐道,他的天资绝顶吗?并不是,是他勤奋读书的精神造就了他。现在谈此事,并不是要我们模仿他的做法去“锥刺股”,而是学习他勤奋读书的精神。因为知识需要积累,才能需要磨练,没有日积月累的努力,怎能走向成功,成功就是勤奋的结晶。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讲的是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5岁就会写诗,而且达到了“指物作诗立就”的程度。结果他的父亲带他四处炫耀,他也因此骄傲自满,荒废了学业,最终变成了平庸之辈。由此可见,即使天资再高的人,如果后天不勤学苦练,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勤奋才是叩开成功之门的正确方式。

        再举一个例子,当今著名主持人董卿,从小在父亲的督促下饱读诗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主持一项节目时,由于技术上出现失误,董卿需要当场完成长达三分钟的救场任务,在此之间董卿面对突变的状况,镇定自若,多次调整语速和台词,最后成功完成了救场任务。而“黄金三分钟”也在这一领域成就了一段佳话,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董卿在台上的三分钟,展示的却是她勤奋积累十余年的成果。

        像这一类的人才,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十年寒窗苦读”等名句更是千古流传。勤奋如匡衡、王献之,他们的种种经历告诉我们,勤奋不可能使每一个人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必定是勤奋的。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呢?我们更应把握时间,勤于积累,砥砺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的关键在于勤。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书读得多了,功夫到了,...
    熊啊熊look阅读 1,755评论 0 0
  • 文/舒遥 随着火车长鸣后的慢慢启动,我又一次踏上了坐上火车去看L先生的旅途。用好姐妹小燕子的调皮话说,又该叫“千里...
    慕子华阅读 4,520评论 3 5
  • 闺蜜跟我说反正你跟他也不可能,她说她喜欢他,她说你帮我问问他喜欢我吗? 也许真的是我太粗心了,除了惊讶也有心痛,她...
    蛮横善变阅读 1,612评论 1 1
  • 我正在参加小学生作文大赛——游戏,非小学生组。 我家楼下,有个操场。操场不大,一圈也就两百米,中间有个小号的足球场...
    大耳朵坨坨阅读 1,300评论 0 0
  • 秋雨淋淋海上来 观音到此不肯去 云合九州凝慈露 风散八极布悲思 千岛渔歌波罗密 万水归𠵌拜南无 碧海只今翻浊浪 不...
    柳枫林阅读 80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