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成长被赋予了太多的标签,要美,要精致,要文静,要矜持,要能做好妻子,要能做好妈妈,要有独立的人格等等。这些标签,是枷锁,也是压抑。
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一边要求女性拥有“女性美”,一边又压制着女孩。
学校里是千篇一律的校服,难看的齐耳短发,家庭中,家长可能会对女孩说“这么小年纪臭美什么”。
青春期以前的女孩,并不比男生自卑。甚至由于女孩语言系统和思维能力发育的较快,她们会比男孩更自信。
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女孩的自卑就逐渐凸显。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女孩会把自己的价值趋向于“美”、“生育”这些传统女性的价值。
同时,家长对女孩的过度保护、反复叮嘱,也是在传递一种信号:你是弱小的,需要保护的,需要被宠爱的。
家长的保护没有什么错,但是却在女孩的潜意识里种下一颗种子。
她们慢慢认可自己的弱小,也在反抗这种弱小。
女性的自卑,来源于社会与家庭,带给她们性别本身的压力。女孩看着同龄的男性,可以恣意生长,而自己却要被束手束脚。
终于理解,有些人,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有些人,那么优秀,却那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