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需要连续不断的坚持21天才能养成。难吗?难。难在坚持。不难吗?也不难啊,只要天天一个样就好啦。
可现在的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聪明不聪明,学习成绩好不好。完全忽略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好的习惯。
记得我们小时候还有“五讲四美三热爱”,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的“五好家庭”。大人有大人的样子:父母有威严,说话好使。小孩子“怕”长辈,尊重长辈。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习惯随父母拿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好习惯的养成,做父母长辈的必须坚持“盯”。其实要盯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就说吃饭吧。
以前都是长辈都到齐了才吃饭,吃饭也都是坐的规规矩矩,不可以在菜里面扒拉;现在,只要是孩子喜欢的,管饱,没有任何规矩,坐不想好好坐,吃嘛要在菜里扒拉肉。其实就是习惯。
很喜欢吃饭的时候,看到有的孩子能端端正正的坐着吃饭。一次,跟大家一起吃饭,一个孩子碗放桌子上吃饭,爸爸在旁边轻轻地说了句:某某,手扶着碗。孩子了然,端起碗好好吃,吃饭的模样很好看。当时想,在家里爸爸也没少提醒吧。心里默默地为这个爸爸点赞。
有一次出国旅游,是比较原生态的地方,但是当地居民极其热情。吃饭的时候,我们小孩屁股坐不住啊,真想捂着脸土遁。看人家老外的孩子,才一两岁的,安安静静坐在宝宝椅自己吃东西。咱们现在的孩子,多少是追着后面哄着喂大的。
环境改变人?当时玩了几天后,孩子吃饭相对安静许多。然后回来,一朋友请吃饭,好咧,一帮子孩子在饭店打起游击战了!大宝大了,悄悄地说:哎呀妈!饭店这么吵我都不习惯了。
朋友们群里一起聊天,说起过孩子的习惯,当妈的那叫一个恨呀。基本上属于咬牙切齿没办法,因为孩子一句话就无语:爸爸也是这样的!
通常,爸爸更容易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习惯上。或者,爸爸陪伴的少,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好奇。又或者,孩子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爸爸:其实我一直关注你哦。
当然,并不是所有爸爸都是这样。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效果更为显著。家长看书,小小孩玩玩看家长在“玩”书,他们也会很有兴趣研究书。如果家长加以引导,讲故事,孩子就会爱上书,习惯养成就是爱上书一辈子!
现在孩子上学负担重,作业多,从一年级就要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以后会比较轻松。比如规定做作业时间多长,中途休息时间,不能有上厕所、喝水、吃东西等等这些问题。做作业习惯不好,大人孩子有的愁了。等到孩子初中、高中作业越来越多,会越来越难完成。也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一定影响。甚至影响今后人生中的每一步,工作,事业,家庭,后代……
所以好习惯养成会受益一辈子。
坏习惯养成,纠结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重视不经意的习惯,从今天开始坚持就好。坚持好习惯,会给你无法想象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