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今天是父亲80岁生日,因远在外地,只能默默的送上祝福,祝愿父亲身体康健,开开心心!此时,慈爱的母亲一定又像往常一样早起,为父亲煮上过生日的鸡蛋、准备好早饭端给父亲简单吃过之后,便着手准备午饭菜品。姐姐也一定会早去,为一大家的团聚忙碌着。
父亲的一生是操劳的一生也是奋勇生活的一生,生于饥荒的1942年,听父亲说奶奶曾经生了七八个儿子,其他的皆因疾病或饥饿未能成人,只有父亲和姑姑两个顽强的活了下来。父亲的太爷也曾是有百十亩土地的 ,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但到了父亲爷爷手里因其四处游逛不着家,一点儿一点儿的变卖终将祖上财产变卖无几,父亲的奶奶因生病无钱医治也早早离开,父亲那年仅8岁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只好带着年幼的弟妹寄养在几公里外的姥姥家聊以生计。
从前农村的日子还是不太容易的,收入微薄难以糊口,自家的日子已经是光景年了,再添上五张嘴的日子可想而知,父亲的二舅公总是黑着脸找事故意找茬想驱赶走这帮吃闲饭的,辛亏父亲的三舅公的极力庇护与照顾,爷爷姊妹几个才有了安身之处,为此父亲的三舅公多次被二舅公毒打的不敢进家。父亲谈起三舅公总是满含热泪的说,没有恁三舅太公就没有咱们这一家啊!爷爷好像是村几里外农场的一名干部,和奶奶的脾气也不对付,家里的事极少过问。奶奶的眼睛一直不好,看不清东西,父亲从七八岁便经常用架子车拉着奶奶四处找先生(农村对医生的称呼)看眼睛,并担起家庭的重任,早早承担了沉重的生活,但父亲是倔强的也是明智的,没有放弃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父亲总是很早起来,先把家里的农活忙完之后再去村小读书直至读到高小毕业,父亲勤劳能干为人诚恳和善乐于助人,读书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学校也在极力培养他,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放弃。后来我曾问过父亲,如果再让你选择,你会怎么选呢?父亲淡淡的说,恁奶身体不好,我在家可以照顾她,娘在儿不远行。父亲每次外出办事,无论多么忙多么晚,总会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回来,在那物资特别匮乏的年代,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做到的,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奶奶屋,奶奶吃过后才是我们小孩子的。父亲对奶奶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了我们姊妹,我们兄妹几个直到现在与人相处都是无争无抢,以至于小辈人评价说,咱们这个家族的传统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
与人和善不争不抢,或许真的不符合当下的生活潮流与形势,暂时会吃亏,但我还是相信,人亏之天补之,人来到世上,自有其到世上的道理!世人皆不同,做好自己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