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公司,从老板的角度肯定是要提高效率,多赚钱,所以必然走向专业化分工,把一个工作切成很多块,每个人都终日重复其周末愉快,这样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同时也降低对人的依赖。如果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几分之一,时间是必然有限。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你成为了一个企业化定制人才,极端一点说就像一颗螺丝钉,尺寸和材质只能用在一个产品上,挪到别处去就成了废铁,被这个产品牢牢困住,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被定制化呢?
给你三个建议
第一,整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
第二,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的人才,
第三,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
1,调整主题,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
人才只在公司平均达一年多,培养好之后,还来不及给公司提供足够多的贡献,对企业来说根本不划算,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培养人才所需要的时间,企业根本耗不起,所以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用现成的人,而当所有企业都想用现成人才的时候,其实就是企业将过去所承担的人才培养成本,逐渐转移到了个人身上,在这种趋势下,个人不可能把安全感寄托于企业。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所谓终身学习,不是因为人们这两年突然爱学习了,是因为学习变成了生存下去所必须做的事情,企业定制化人才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只有主动学习提升能力才能适应时代,怎么转移主题呢?听起来好像很虚,如何落地,很简单,当你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就要想好,如果我离开这里还能干嘛?
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可迁移的人才,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人们常问我未来10年,什么会改变,人们几乎从来不曾问我,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他觉得这个世界不管怎么变都很难想象,人们有一天会希望物品价格越来越高,物流速度越来越好,这两个因素就是普遍的因素,做好这些比每天追逐变化要有效得多,作为人才也是一样,要想不被企业定制化,让自己成为万能零件,不受环境影响,也是要找到那些普遍的因素,那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那个不变的因素呢?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可迁移能力。当然,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要求不同,在很多公司内部,针对不同阶段的员工都会有不同的能力模型,晋升及招聘的时候就是用这套来筛选人的,而且各家公司其实有很多共性,这就是可迁移能力,如果是职场新人,要成为资深员工或者主管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多任务高效工作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基础的人际拓展能力。如果到了要带一个小团队,或者在公司内部管理一些项目的阶段,则需要区别,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的思维能力,辅导和激励下属,让团队提升效率的能力,在公开场合演讲表达能力,处理复杂人际冲突的沟通能力。而如果是成为管理者,开始在整个部门的时候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思维方面,掌握战略思维以及理性的经济学思维,在效率方面需要掌握一些运营和财务的知识,更好的配置资源,同时,需要掌握营销思维,,贯穿在工作全流程中,最后在人际方面需要全面的领导力。
三,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上面讲的是提升可迁移能力,这样不局限在某个垂直领域,而除了横向可迁移之外,还得纵向可迁移,也就是说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就像亚当斯密。所说的如果你全部精力都在某个产品的某个工序,见识一定是有限的,所以你得跳出这道工序了解整个产品,你需要去思考,这个行业和公司,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对用户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你所在的部门和岗位对公司核心价值是什么?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至少成为一个比螺丝钉更大的零件,而且在职场,职位越高,对专业的要求会降低,而对战略全局观,商业敏感度和领导力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那如何提高这些能力呢?大多数的人第1个选择去读MBA。领英,在2017年的报告显示,高达79%的职场白领都想去读MBA,但实际上去读的只占中国职场人比例的不到1%,几十万的学费,二年的时间都是极大的机会成本。总结一下,要想不成为定制化人才,我们需要第一,调整主体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第二,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横向可迁移人才,第三,提升认知高度,让自己成为纵向可拓展的人才。